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激励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理性分析

时间:2013-12-18 11:43 点击:
激励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实施激励教学策略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关乎人性的基本要求,对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发教学资源,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有正确、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也是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态度所设的目标之一。[1]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实质性交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
  新的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激励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激励策略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激励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实施方案
  1.对象的选择
  笔者选择自已所教的一个教学班青岛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北安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作为实验班,班上共有35人,随机抽取15人作为试验对象。
  2.实施方案
  (1)实验时间:四年级上、下学期
  (2)实验方案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时,教师随机抽出15名试验学生的名单。班上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特别应用激励策略进行英语教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抽出试验学生的试卷。试卷采取百分制,难度为0.43,区分度为0.51。
  四年下学期开始,教师对随机抽出的15名学生,并对这部分学生运用激励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点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提高学习成绩为宗旨课堂上,例如提问,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已,同时,教师经常表扬和鼓励。课后,经常找这些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不断给他们以鼓励。四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抽出试验学生的试卷。试卷采取百分制,难度为0.43,区分度为0.514。
  (二)结果
  以下表格是英语教师运用激励策略实验前后15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英语成绩
  (三)分析
  1.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通过实验前后成绩的比较,四年级一班15位同学在运用激励策略前后成绩有明显差异。实验后成绩较实验
  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且差异性显著(见表1)。实验前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为69.73,实验后学生英语平均成绩为
  82.47,实验后学生英语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实验前;实验前的标准差是10.63,实验后的标准差是7.77,实验前成绩分数离散程度大,成绩不均匀,因而平均数的代表性低;实验后标准差小,成绩较均匀,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2.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接纳和关心学生,要注重与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沟通,学生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教师更多的精神教育。[2]教师要学会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3.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自我的内在交流过程。是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过程,是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过程,是思想精神相互贯通的过程。[3]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学习结构要及时反馈,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努力程度。小学外语教师还得对自己在教学中实施的激励策略不断进反思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激励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激励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改变其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激励性课堂氛围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振奋,给学生以信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始终处于一种生动而活泼的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率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金生鋐.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3]靳玉乐,王桂林.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与运用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3-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