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学校园中的广泛应用对“90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P.戈尔德马克(美国CBS技术所所长、NE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的一份关于开发EVR商品的计划中,由此在美国社会流行并且扩展至全球。人们对于新媒体的界定都有不同的见解。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面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的信息流。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蒋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等都曾对新媒体的内涵做出了自己的界定,这也显示出人们对于新媒体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和分歧。笔者较认同的观点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新技术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二、新媒体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传递海量信息,且信息更新的速度呈现几何级递增。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旦教育者和学习者具备相应的新媒体终端应用技能,就可自由获取信息资源。经由新媒体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不同媒介的用户可以实现自由的信息交流,达及“集主体的开放性、工具的先进性、信息的共享性于一身”的效果。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容量小、开展活动速度慢的劣势,新媒体的出现能使其得到极大的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自由搭建教育平台,选择恰当教育内容,及时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2.搭建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多局限于教室内,辅以少量文体活动,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多数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伴随新媒体技术在校园生活中的拓展,教育工作者可依托网络社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等获取大量资料,并在课堂教学、课下实践教育活动中加以运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极大丰富,也较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应的,大学生也能够运用新媒体技术,方便地获取相关教育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速率有较大的提升。 3.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囿于传统媒体环境的种种限制,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较为单一。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多以马列课等形式呈现出来,教学内容刻板陈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教育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新媒体技术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满活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缩短了时空的界限与距离。 (二)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1.增加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