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过设置悬念,导入教学内容 结合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出疑问导入新课,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导语方式。运用设疑导入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很快集中到对教学目标的探究中,形成一种愿闻其详的学习状态,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执教《木兰诗》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悬念式导语:我国古代一直都推崇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也是男人的专项,但是你能想象到吗?一个柔弱的女子乔扮男装,征战疆场,十几年却无人看出,而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唐代追奉她为"孝烈将军",这位了不起的女子到底是谁呢?她又是如何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且保住女儿身的秘密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木兰诗》…… 悬念式导语的设计要求教师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紧紧扣住学生思考中的疑问点、纠结点,通过悬念有力地激发学生来积极地探究问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要讲求一定的原则,从实用、趣味、灵活等方面做出较好的把握。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导语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导语的设计,让精彩的导语为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樊林霞.语文课堂导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1). [2]王晓敏.关于语文课堂导入的研究[J].语文月刊,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