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知识问题化”: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起点(2)

时间:2014-02-18 16:11 点击:
第四,在知识和认知思维的困惑处提出疑惑性问题 问题就是悬念和情境,是一种矛盾、冲突、差距和挑战,是认知结构失衡所带来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利于培植认知冲突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

  第四,在知识和认知思维的困惑处提出"疑惑性问题"
  "问题"就是悬念和情境,是一种矛盾、冲突、差距和挑战,是认知结构失衡所带来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利于培植认知冲突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这种冲突,进行深刻思考和提问。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时,教材中呈现的是雅典建立起比较发达的奴隶制下的民主制度,此时,我们不妨直接抛出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见下图:
  这两种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是垂直管理的政治结构,雅典是分散管理的政治结构,面对这种冲突,学生自然会发问:"难道中国从古代开始,就落后于西方了吗?""这两种制度到底哪个好呢?"据此,可以激发学生从两种政治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各有优缺点"、"尊重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和适切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再如,学习近代西方的殖民侵略时,传统的"问题"总是"如何两方面评价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行为?"答案也是固定的,没有探究性。因为学生学习的情境没有发生改变,认知结构、学习心理、思维状态没有"失衡"和产生"困惑","问题"也自然不会被"激活"。所以,教师要主动地提供出一些这样的"冲突"材料,激起思维疑惑,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我们可以提供下列材料: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英国的思想文化影响促进了印度的思想、文化方面的高涨和创造力,这种高涨和创造力通常称为印度复兴:西方的促进因素在印度教徒中间引起了三种反应:第一种反应是全心全意、不加批判地亲西方的、反传统的,西方的一切被认为事实上是优越的、更可取的。第二种反应是完全地拒绝的反应。……应该尽量避免与外国人接触,应该以传统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第三种也是最通常的反应是居于盲目崇拜和彻底拒绝之间的妥协。它接受西方的现世主义和学问的精华,但也试图从内部改革印度教,试图在摆脱印度教的腐朽和粗俗的外壳的同时保持它的基本真理,能面对西方而不失去自己的特点和自尊。这样,印度教对西方的挑战所作出的响应是兜了一个圈子:从拒绝、模仿到批判地再评价和满怀信心地肯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上述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马克思主张"文明征服论",而斯塔夫里阿诺斯主张"文明融合论",直面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何去何从呢?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提问和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激发和升华的。一般来说,这种认知冲突的情境,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和引导的。
  在实施"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基础,是"激疑"的过程,有效的"问题"能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要结合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