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有效练习,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练习是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节数学课中,练习是否有效率、是否有效果,将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还要考虑学习的前后联系和影响,把握练习的质和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倍的认识”一课,一位教师立足于当节课学习和后续学习发展,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把8个圆片摆成两行,用“____是____的几倍”说一句话。学生在操作中得出了五种答案。这个层次的练习检测了学生对“倍”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也为今后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知识作了铺垫。第二层:继续设置思维障碍,看图用“倍”来说一句话。(图为第一行:○○○第二行:○○○○○○○○)学生分别用“谁比谁的几倍多几”和“谁比谁的几倍少几”说话。在这个层次练习中学生真正理解了“倍”的含义,能从多种角度用“倍”来介绍两行图的关系,这其实就是以后要学习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知识。第三层次:用图或者是算式表示6的3倍。学生分别用图形、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表示了6的3倍。这位教师组织的三个层次的练习,突出了数学的本质和学科特点,用图和算式来分析和表述提供的信息,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数学图形、符号等的意识。既立足于基础概念的理解,又有适当提升,使学生在同化新知识、内化新知识的同时,为后续学习发展做好了铺垫。 四、运用有效课堂评价,树立学习信心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也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作用。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