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适时评价,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欲望。”孩子的内心尤其期待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准确,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指出学生的长处,而且应适时对学生的进行引导和启迪,使学生的思维能更上一个层次,教师的激励还是多样而亲切的,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抚摸,学生从无声的语言当中,同样能感受老师对他的关切和鼓励。 对话评价要关注生成性的问题,在执教《我就是我》一课时,让学生开火车介绍自己的优点,学生们都自豪地夸着自己,到了一个女生处,火车停了下来,原来这个女孩从来不在课堂上说话,更不用说叫她夸自己了。于是,教师笑着来到她面前,对学生们说“每个人都有优点,你们来夸夸她!”有的学生说:“她很守纪律!”有的学生说:“她很文静!”有的学生说:“她从不和别人吵架!”从大家真诚的话语中,那个女孩脸上露出了笑容!发发自内心地迸发出一句热情而坚定的话:“谢谢大家”。全班掌声雷动。 费莱德曾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在品德课堂上,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情境,捕捉有价值的话题,激励引导学生,开展充满灵性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这样的教师就是学生喜爱的对话伙伴!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思品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