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设计 1.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兼顾课堂教学设计应宏观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为总纲,紧紧围绕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设定教学目标要紧贴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目标的设定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定,对于个别特优生和后进生,可以用适度提高或降低目标梯度的办法,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3.目标设定要有“留白”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预留生成空间,保持预设的弹性,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考虑生成性目标产生的可能性,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地创设新的学习目标,通过对预设目标的调整,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断地得以发展、生成、完善。 4.根据文章体式、特点设计教学目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欣赏角度。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以从种种视角来看”,不同的视觉可以设置不同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体式,要抓住课文的特点。 5.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明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能力也很多,但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大胆取舍,最好制定切实可行的较单一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依据文本可能会出现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这几个目标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审时度势,抓住最适合学生完成的目标去探究,去设计问题。 二、教学内容设计 1.语文教学内容设计要关注语文本质,以文为本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解与学习语言,进行语言品味。文本解读设计要以文为本,以文为源。文本解读要富有新意,但富有新意的解读不能抛开文本而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都应该以文本为本,以文本为源。 2.确定教学内容要有教师个性化的思考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即教师要对教材作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语文教师对文本内容应该读出自己的见解,不唯教参是从,不人云亦云。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对选文内涵的正确挖掘来丰富和深化其教学价值。将教材转化为有用的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学化的转换,但不能因为发挥的余地而使教学内容的确定变得非常随意。教师应深入文本,吃透文本,品读出文本的真滋味,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教学资料大搬家;要善于整合文本,对文本进行解读、辨析、鉴赏,同时,对解读、辨析、鉴赏后的内容要进行甄别、选择和重组。 3.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体现自己的个性特长,还需正确处理个人爱好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关注与学生的契合”“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本来含义”,而且,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想学什么”的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杜绝一视同仁、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对教材内容作适度取舍,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选择既要满足学生共通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4.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生成“教学内容来源于具体学生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生成,这是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各种生成的可能性。 5.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不同的学习重点,也便有了不同的教学重点。所以,一定文体的教学有一定的确定性。如古诗文阅读教学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字落实,语言积累;二是文学鉴赏,章法学习;三是文化传承,精神渗透。根据学段学情,应有所侧重,但这三点不能割裂。写作指导课:首先是引导学生进入写作过程,其次是教师介入学生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再次是指导后的进一步改善。小说阅读教学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理情节,研人物,析环境,揭主题。教师应选择最能体现文本特征的核心内容来教学,努力发挥出“教材这个例子”的有效作用。
6.简约教学内容,恰当取舍确定教学内容不必追求大容量,而应专注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否真的已被激发,学生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弹性生成是否尽可能多地已被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