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降低补考的策略和建议 3.1降低高考入学率,加强筛选机制,考试教育从新生抓起,完善奖惩制度。扩招是引起学生总体素质降低的重要因素,重拾精英型教育模式,降低高考入学率,可有效降低大学补考虑,对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考不上大学的考生,可分流到相关职业院校学习[4]。此外,对于已入学的学生,加强筛选,优胜劣汰,实行淘汰机制,督促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对刚进校的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端正其考试态度,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比如保研、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比以及推优入党等;对于挂科学生给予相应惩罚,比如取消该年度的各种推优评优资格,严重者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罚。 3.2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参加校内外活动[4]。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如校内外各种竞赛和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培养其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扩大学习范围,吸收各种文化知识。同时,加强优秀学生与经常挂科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互帮互助,吸收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3.3加强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素质。任课教师不得参与监考,避免任课教师对作弊学生手下留情造成恶性循环。抓考风,凡是作弊舞弊行为,学校视情节轻重作退学和开除等惩罚。取消补考,一旦考试不过关,直接交费重修,在不超过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提高重修费用,从经济制裁上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很多学生反映:教师上课没有激情,没有吸引力,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逃课等。可见授课教师的经验、素养、幽默感和魄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授课老师个人魅力的提升,可有利于提高听课者的兴趣,有利于带动他们学习主动性。此外,授课教师出题应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以后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围绕课堂内容、书中重要知识点出题。 3.结束语 补考有利有弊,对于补考的执行与取消,有人认为取消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把真本事学到手,对提升个人竞争力大有益处;而有些人则认为应以人为本,保留补考制度,因为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问题。对于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为了学生,但不同的选择将体现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很难去评价对错。然而,如今面对目前的教育模式,虽能采取一系列来降低补考,但要培养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远远不够,仍需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对于二本以及其以下的院校而言,从学校长远生存和发展来看,补考的执行与取消已成为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戚娜.高校补考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2012,3:17-18,21. [2]李友良,张宝,闫建平,等.大学生补考问题的策略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140-145. [3]王郦.高校大量补考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4,16(4):83-84. [4]王素君.当前大学生重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2:16-17. 作者简介: 王霞(1986.10-),女,汉族,甘肃省金塔县人,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