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欧弗斯托原则(OffstiPrinciple)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E.S欧弗斯托有一条著名的管理格言:“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让他不反对,这实在是要紧不过的事情。”解读为,要使人不反对,先令人不反感。为了让读者一进馆就受到一种人文的关怀,产生被感情接纳的融和感,入馆须知应该这样写:“希望你争做一位自尊自重的读者,以文明的言行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你可以博览群书、学习知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你美化了这里的环境,环境也净化了你的心灵。”读者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结合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的实际情况,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给读者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空间;充分理解读者,宽严有度,这必然会得到读者的认同,与读者达成共识,从而建立起和谐的管理者/馆员----读者关系。 3.自律原则(PrincipleofAutonomy) 自律是指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读者管理制度是用以规范读者行为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组织存在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人的潜能和内驱力,使要求和目标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产生从被约束到自律的质变。从管理制度的这个角度,并不取决于从重处罚的条款,强硬的语体,而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对合理的管理目标的认同,达到约束的高境界自律。 4.导向性原则(DirectingPrinciple) 作为诸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领导活动是特殊的管理,导向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其作用和功能重在导向,这种导向体现在领导为实现目标而进行预见、向导、引导、指导、疏导工作的全过程。自强自立、平等竞争、创新进取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兼有“社会人”和“经济人”双重属性的高校读者,到馆获取所需知识是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图书馆管理者应从方方面面营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读者管理不应仅停留在预防或控制错误行为的层次上,应该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向,配合其他教育,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产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每个图书馆在自己的发展中,应重视自己的文化建设,并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它特有的作用。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内涵的图书馆,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难以在读者中产生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读者管理的目的 泛在信息环境下,通过强化读者管理,应实现:①服务资源共享化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始终是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和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因特网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读者只要将其计算机终端与网络连接,便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在互联网上浏览、查询、检索、获取其所需的文献信息;②服务时间全天候化。实体图书馆的定时开放服务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读者需要的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二十四小时为读者服务,也始终是图书情报界不懈追求的服务方向,因特网使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成为现实;③文献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服务模式的具体体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一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服务;二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读者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读者选择并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服务,同时根据读者的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④以搜索引擎为工具,通过网页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因特网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原来通过传统途径可获得的文献信息,现在几乎都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搜索引擎就是用来搜集和查找网页上这些信息的检索工具,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熟练掌握网络检索技巧,了解各搜索网站、搜索引擎的特点、搜索方向,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到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内容。以网络文献数据库为主体,通过多种检索途径开展课题服务。网上数据库检索是网络信息服务,特别是课题服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