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必须开展有效德育活动。有效德育活动必须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包括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针对学校家庭社会合作不力、沟通不畅问题和针对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德育,完成肩负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立德树人;针对问题;有效德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树立德行,培养人才的意思。中小学校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不是尽如人意的,如学校工作中重智轻德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教学中心地位十分突出,有时间、人力、经费等方面的保障。而德育工作就不是那么受到重视,开展德育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主题班队会、重大节日庆祝活动需要费时费力,需要学生参与,需要教师指导,这在有些校长看来是做无用之功、无效活动,他们认为开展德育活动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影响升学率,不值得,在他们的头脑里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同时也看出,也些德育活动就是走形式,形式化导致德育工作的无效性。因此本人认为德育要针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开展活动,才能做到有效。 一、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开展德育活动 现在的中小学生生活在社会变革时期,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化,特别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环境的影响,思想不再单纯,特别是各种媒体的宣传使他们大开眼界,他们接触的信息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在学校受到的正能量教育比较多,而在家庭、社会受到负面影响比较大。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不甚理想,甚至令人担忧,如学生放学后上网现象比较严重,利用电脑打游戏、看黄片,有的谈恋爱,由于争对象打群架,还有的在家长粗暴下离家出走。针对中小学生上述的思想道德状况,我们中小学校就要研究德育方法,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见实效。如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些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不一定是道德问题,很可能是心理问题,这样就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对学生产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心理上的分析,有些学生是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想要释放自己,但是时间、场合、对象都不正确,不正确宣泄,也可能造成道德问题,因此我们教师要及时疏导和调适。网络是双刃剑,对中小学生来说,既有利,又有弊,就看其如何掌控自己。学校或班级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对上网利弊进行讨论或辩论,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明辨是非,从而正确使用网络。通过个别谈心,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友问题,避免学生因早恋而影响学习。对于打群架的学生,要深入调查,对主谋要严肃处理,使其改邪归正,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教育作用。 二、针对学校、家庭、社会合作不力、沟通不畅问题开展德育活动 据调查了解,学校、家庭、社会在合作育人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家长闹校、开家长会不来、对孩子放任不管等等,一些学校的家长学校只是徒有虚名,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发挥不好,每学期的家长例会也只是汇报考试成绩,家长不愿意参加,这些都说明学校与家庭合作、沟通不好。学校与社会也沟通不畅,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活动很少,使得社会的正能量不能很好地被学生吸取,长此以往就要违背国家教育方针。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活动,如举办家长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提高家教水平;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研究解决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的重大决策应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或建议,同时学校领导要将学校的工作向家长委员会作以汇报,使其对学校教育有所了解,进而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家长委员会可以把了解到的学校工作中的问题向学校提出来,也可以把家庭教育的困惑与问题向学校领导和老师求教,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补的目的;改变家长会的内容,变成绩汇报为品德培养交流,变校长或班主任一言堂为双向互动,既鞭策又鼓励,使家长会达到最佳效果;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创新家访方法,争取与家长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使他们与老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此外,也可以建立家校QQ群、博客群,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交流与谈心,把家长作为朋友,心心相通,为共同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学校要积极主动与社会(社区)合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如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祭奠活动、捐助活动及环境日、禁毒日、人口日等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承担责任,接受教育。 三、针对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开展德育活动 目前来看,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令人满意的,甚至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学校不够重视,校本班主任培训还没有拿到议事日程,多数班主任只凭经验干工作,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出现了问题就很被动,缺乏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因此班级问题处理不好,甚至造成很坏的影响。有些校长对班主任参加上级培训不支持,以班级扔不下、学校经费紧张为理由拒绝推荐班主任参加上级培训。另外,班主任本身也缺乏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主观上努力不够。这些都是造成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差、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原因。鉴于上述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县级德育教研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以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基层学校做好班主任校本培训。为其培训提供素材、模式,并及时检查指导。二是开展县级德育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录像片、与学员互动等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国家德育政策、新时期德育理论、先进德育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胜任班主任工作。三是定期组织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包括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和班主任个人工作经验交流,达到搭建平台、树立典范、切磋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举办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竞赛形式包括结合案例演讲、抽签案例分析、德育活动设计三个方面。由基层学校初选,推荐到教师进修学校决赛,评出个人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通过竞赛促进教师钻研班主任工作业务,包括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级活动以及沟通家庭、社会等方面业务,这样也就提高了班主任的素质和水平,为立德树人奠定了师资基础。 总之,只有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德育活动,并且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是有效的德育活动,才能完成肩负的立德树人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