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内部服务体系理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2)

时间:2014-04-25 15:42 点击:
该内部服务流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通过对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管理评审、人力资源控制、生产设备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等15个过程的目的、范围

  该内部服务流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通过对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管理评审、人力资源控制、生产设备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等15个过程的目的、范围、职责、工作程序以及相关记录进行规范,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化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清晰的工作标准使内部客户明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样的工作成果是符合要求的。并且让每位员工都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执行。不仅能减少工作失误,又提高自己所服务的内部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满意度。对于公司来说,提高了员工满意度,也就是增强了内部客户的满意度。

  建立内部服务体系的程序

  (一)成立内部服务管理组织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有力的组织来保障组织内部服务提升工作的开展。整体来说,该组织一般由管理委员会以虚拟的形式运作,分为决策层和执行监督层。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层由公司领导与各部门总经理组成,职责主要是把握内部服务提升的方向、进行关键决策。执行办公室负责协调内部服务管理工作,组织流程梳理优化、监控、更新等工作,并组织开展专题事项的讨论。

  (二)寻找顾客

  为了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服务网络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制度规范文件收集、全公司层面访谈、流程调查表、IT系统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全公司的流程进行梳理和审计。然后,企业需要把其联系起来形成一张综合的、分类分级的服务图。根据内部服务体系模型的关系以及内部服务的特点,在建立内部服务体系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顾客,以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为基础的内部服务顾客主要是某一业务阶段的上道工序、下道工序、同道工序相互之间的员工;而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内部服务顾客主要是服务主体的上级、下级、同级员工。在确定顾客范围后,要对顾客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确定出哪些是主要服务顾客,哪些是次要服务顾客,以便确定服务程度。

  (三)收集顾客需求

  找到顾客之后,通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杠杆比较法、问卷调查法来确定每个主体(即是服务主体,也是服务客体):供方是谁?输出什么?输出的标准是什么?输入什么?输入符合要求吗?转换活动怎么进行?顾客是谁?并且还要考虑工作行为的重要性:如果输入不合格,对产品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工作中,哪些工作对输出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输出不符合要求,会对顾客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样分析整理汇总出每个内部顾客的三个层次的需求表。

  (四)分析、评价并确定顾客的需求

  通过对分析需求汇总表的需求,并且与服务者自身的所具有的能力、资源进行评价,确定出哪些是可以直接提供的服务,哪些需要自身与他人进行合作可以提供的,哪些是通过努力也提供不了的。最后通过汇总大体分为资源服务、培训和教育服务、员工满意度、激励四类服务项目。

  (五)制定出合理的服务目标

  首先,企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业务支持,这是员工工作的基本条件和客观基础;其次,企业通过内部服务管理,是要得到一定高度的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过低,不仅会影响工作士气和绩效,还有可能成为员工离职的直接诱因;最后,内部服务的目标还包括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差距,所以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其工作绩效的提高。

  (六)制定实施措施并执行计划

  根据需求为达到服务目标制定有效实施方案,并且明确谁来执行、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什么地方、怎么实施来完成目标。

  (七)进行监控、评价、反馈和持续完善

  在执行中要对服务进行记录,并且要对关键点进行监控,并且定期召开会议对流程有效性、符合性、适应性进行评价。对服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不断提高流程的有效性。为了促进全员自发提升内部服务,企业可以采用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内部服务效率高和提升显著者进行奖励。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