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浅谈稼轩婉约词的精神内涵(2)

时间:2014-07-02 15:32 点击: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汉宫春立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满江红》(家住江南)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汉宫春·立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满江红》(家住江南)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粉蝶儿·和晋赋落花》

  稼轩伤春词往往会透露出悲凉的色彩,表达自己伤时感世的情怀。词中多见“流年”、“风雨摧花落”“斜阳”“烟柳”意象,这些春残春归的自然景观实际是印在词人心上的日暮途穷的南宋社会图示,“落花风雨”以及“斜阳”的意象,正暗示了南宋岌岌可危的政治形势。词人以伤春来寄托家国情思,以春去春来来象征国事局势,表达了对家国危亡的哀叹和对时光流失的惋惜。这正是稼轩伤春词与其他词人的不同之处。

  这类伤春词多写得深婉曲折,生动含蓄,《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便是一例:

  谁向椒盘簪采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戊申)的元日,恰逢立春,词人在过年的贺筵上写了这首词。此时辛弃疾48岁,正投闲置散、退居于江西上饶的带湖。所以此词与通常意义的“宦游思家”无关,更不是传统婉约词中的闺思、春怨。自南归以来,稼轩已经为南宋政府工作了22年,他深感往事不堪回首,故借春花作比喻,感叹春花的迟开而又过早飘零,惜花伤春的惆怅流露在字里行间,词中最后点出“只愁风雨无凭准”用来比说朝廷在恢复事业上的反复无常,寄托着词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

  三.托闺怨以抒其志

  在稼轩常见的闺怨词作中,词人往往借闺怨而抒其志,寄托作者青春难再、壮志难酬的感伤。如惜春怀人的《满江红·暮春》,闺中念远的《满江红·敲碎离愁》等,这类作品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以委婉缠绵的笔调,借用男女情爱或惜春闺怨等形式,来抒写忧国忧民的情思,寄寓豪壮激烈的胸怀。词写得缠绵悱恻,含蓄曲折,当作毫无寄托的爱情词来读也是很好的作品,但是如去探究其中的寄托,词中幽怨女子的苦闷和烦恼正是词人自身伤感的体现。

  《祝英台近·晚春》一词,在旖旎情思中寄托了稼轩自己的生命胸襟。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往?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词以少妇的口吻所写,缠绵悱恻,以婉约闻名。上片写风吹雨打,落红满地的暮春景色,下片细腻传达出主人公为春愁所苦,痴情又无奈的心绪,哀婉低徊读来令人扼腕称叹,堪称典型的离别相思之作。不过细作分析, 贯串在词中的春光易逝、归期难卜,或春来春去、徒染霜鬓的词意,实际上乃是他壮志未酬、北归无期的那种希望和失望交替,追求与幻灭相续的情思的抒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怨叹时光流逝, 复国无期的心迹。张炎评之“辛稼轩《祝英台近》皆景中带情而存骚雅。”④再如黄蓼园也评价“骚雅之致,即写情而不被其温柔所笼,而借闺怨以抒起志乎?”⑤词中正是以春归人不归、离人念家国的情语来寄写爱国思绪,寄托南北统一的愿望。

  由此看来,稼轩婉约词,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稼轩运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看似柔情的伤春中流露出来的是深沉的无奈,看似缠绵凄恻的闺怨中流露出来的是难言的无助,繁富的词作中寄托着深沉多样的人生情怀,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题材,突破其表现范围,有着巨大的思想艺术价值。所以,他的婉约词蕴含的精神内涵确实要比一般婉约词深很多,正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之作。

  邹志谟《远志斋词衷》也指出:“稼轩雄深雅健,自是本色,俱从南华、冲虚得来。然作词之多,亦无如稼轩者。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观其得意处,真有压倒古人之意”⑥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辛弃疾婉约词的艺术价值。的确,稼轩词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中都占有极崇高的地位,他为婉约词的创作注入了新内容、引进了新手法,提高了婉约词的立意与格调,使婉约词从“闺情”“咏物”的狭小范围内解放出来,如同他的豪放词一样,其婉约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同样是构成“稼轩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词坛上绽放着异样的光彩。

  注 释:

  ①刘丽红.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之否定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9(2).

  ②[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1627.

  ③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第63页

  ④[宋]张炎.词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39.

  ⑤[清]黄蓼园.蓼园词选.上海聚珍仿宋书局,1920:53.

  ⑥罗兆夫《绕指柔中百炼刚——试论稼轩婉约词》,中州学刊,1983(3).

  参考文献:

  [1]邓广铭辑较审定、辛更儒笺注. 稼轩诗文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邓广铭辛稼轩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巩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辛更儒.辛弃疾资料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6]辛更儒.辛弃疾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陈国华.简论辛弃疾的婉约词[J].中州大学学报,2001(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