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意义的消解(2)

时间:2014-07-31 15:26 点击:
如果说前面部分笔者试图说明的是作者在文本中所建构的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作者是以此来说明人生的无目的性和无意义性,来消解我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渴望赋予自己的人生很多意

  如果说前面部分笔者试图说明的是作者在文本中所建构的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作者是以此来说明人生的无目的性和无意义性,来消解我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渴望赋予自己的人生很多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但事实上,我们的人生百年,无论贫贱贵富,伟大与渺小,都没有任何区别,意义是虚幻,是泡影,是人生的假象。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刘震云的写作立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传统的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对个人终极价值的关怀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强烈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战斗精神——的立场,而是像《烦恼人生》所预示的文化倾向那样开始直面现实人生,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尽可能真实地复制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因而在写作立场上,作者首先就消解了人生的终极价值和对理想的神圣渴望,在具体的作品中更是推进了这种写作态度,于是我们看到了小林的“一地鸡毛”。如果说小林的“一地鸡毛”还是专注于描写小人物的卑琐生活与理想的冲突的话,那么《一句顶一万句》则更进一步,人物完全没有了小林式的理想,也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改善有实质性的追求,而是彻底沦落了,人生的意义更加虚无。

  《一句顶一万句》所着眼的是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一群人,所描绘的是最不起眼的一群人中最不起眼的理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或者费劲心力寻找那么看似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评论家李敬泽在与刘震云访谈的时候这样说道,“杨百顺的问题他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有那么一句话,应该有那么一个道理,他说不出来,他等着到茫茫人海中去找希望有个人能够说出来,能够找到,但是他找不到。”这部作品中的所有人都像杨百顺那样那么想找到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可以和他/她“说话”,这原是多么卑微的一件事,但是在作者笔下却成了比封候入相甚至比生存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杨百顺他爹可以因为老马“话拿人”把他当成一辈子的朋友,虽然老马从来不把他当朋友看待;杨百利为了找到可以一起“喷空”的人到处奔波;曹青娥的养母可以在她的召唤下一次次从鬼门关回来就是因为和女儿有说不完的话;杨百顺可以不在乎妻子与人私奔,也不着急去找她回来,而是和养女在临近的地方假装寻找。等到养女被拐可以说得上话的人没有了,他不但认认真真找他所能想到的地方还托付自己的孙子传话,可想而知,这能说“过心话”的人在他眼里是多么的重要。牛爱国也是如此,他和杨百顺一样违心假装去找跟人私奔的妻子,却触动他想找到养外公(即杨百顺)给母亲曹青娥留下的那句话的心思。就这样他找到了河南延津,跑到了陕西咸阳,才发现说这话的人死了,传这话的人也死了,那句话还是没问到。这些人活了一辈子顶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一个说话可以“过心”的人,他们卑微,是中国农民的代表,然而更加卑微的是他们的理想。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理想是多么的荒诞,是多么的不切实际,然而在他们看来在作者看来这就是顶大的事。阿尔贝·加缪认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人类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说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诞的。作者刘震云却用另一种真相来告诉我们,人的存在不仅荒诞而且无意义。作品中的人们千辛万苦寻找的那句话谁也不知道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它有可能是顶大的一句话但更大的可能是这句尚未说出来的话其实算不上一句特别重要的话,甚至是句费话。寻找一句话原本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尤其是这话原本就很平常。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然而这现实原本就充满了虚无,原本就没多大的意义,延津的百姓们为了给人生寻找点除了吃喝拉撒以外更有价值的事把“说话”看成了重要的事情。实际上,“说话”无论对于说话者还是倾听者而言都是一阵风,过了就没了,杨百顺、牛爱国等人寻找的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一种在他人身上复现的自我。人生如果以此来衡量价值,那么这种寻找注定失败。

  从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为“一句顶一万句”起,就有意无意地宣泄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念。从前政治第一搞个人崇拜的时候,一句话真的可以顶一万句,但是现在政治理想消解,大众回归到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的鸡零狗碎中寻找人存活于世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种以“说话”为终极目标的价值注定了寻找的徒劳无功,也消解了人们试图所做的努力。再者,以生命和人生的永恒轮回观来衬托主人公们的意义寻找过程,更显示了意义虚无。从前往后,所有存活于世的人所干的所想的不过是现实人生在历史车轮下一个个痕迹,杨百顺是前一个,牛爱国是下一个,我们有可能是更下一个。作者在平淡的故事背后、在貌似冷漠的描写中、在表面琐碎的现象深处,在对“主流”和“现实”进行不懈的颠覆与消解中,思索着形而上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生存主题。至于应当对我们的现实人生重构什么样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们还未能从他的作品里找到准确答案,也许刘震云本人也正在找经济学论文,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李健吾.咀华集 咀华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2]林曦.浅论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安徽文学,2012年第8期.

  [3]周国平.尼采——在世纪末的转折点上,第9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1版,第24页.

  [5]刘震云.朋友的关系叫危险 知心的关系叫凶险.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