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征人思妇的万般情怀

时间:2014-12-08 20:22 点击:
摘 要:曹丕不仅文武兼具,而且热衷乐歌之事。在他现存的四十多首歌诗中,有一半是乐府诗。这些乐府诗,有的是用乐府旧题,有的是依据民间歌曲所作新曲。前者是他对曹操以来乐府诗创作的继承,后者则是他在乐府诗创作上的贡献。《燕歌行》就是后者的杰出代表
  摘 要:曹丕不仅文武兼具,而且热衷乐歌之事。在他现存的四十多首歌诗中,有一半是乐府诗。这些乐府诗,有的是用乐府旧题,有的是依据民间歌曲所作新曲。前者是他对曹操以来乐府诗创作的继承,后者则是他在乐府诗创作上的贡献。《燕歌行》就是后者的杰出代表,它是反映某一地区的生活,具有地域音乐特点的曲调。《燕歌行》不见古辞,可能藉由曹丕的创作才进入了乐府。曹丕《燕歌行》树立了抒写夫妻离别相思主题的范式,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
 
  关键词:曹丕 乐府诗 《燕歌行》
 
   魏之三祖在乐府诗史上曾被刘勰并置评价,称他们“气爽才丽”(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三祖之一的曹丕不仅气爽才丽,而且文武兼具。曹丕少年时代便才华出众,广泛阅读过古今经传、诸子百家,八岁就会写文章。他会射箭也会击剑,会骑马且精通马术。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延康元年(220),魏武帝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十月,登基称帝,国号大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曹丕是一位很有政治才华的皇帝。对外,他曾派遣军队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之地;多次击败鲜卑骚扰,巩固北疆边防,遣使复通西域;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对内,他重视文教;修复洛阳,营建五都,推广儒家文化;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提倡薄葬,除禁令,轻关税;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创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强化中书省,限制后党、宦官权力,削夺藩王权力。从曹丕所采取的这些政治举措看,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他称得上是政治才能中等偏上的一位。 
 
   曹丕很有文才,喜好文学,酷爱民间俗乐。建安十六年(211),在曹操西征马超大军中担任主簿的著名诗人繁钦,在军中发现都尉薛访车子善于歌唱俗曲,而且唱得“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繁钦《与魏文帝笺》)。于是繁钦迫不及待地以短笺形式向曹丕汇报自己发现的这一音乐奇才。曹丕得信后高度重视,肯定说:“披书欢笑,不能自胜,奇才妙伎,何其善也。”(曹丕《答繁钦书》)可见,曹丕与他的父亲曹操一样,对乐歌之事十分热衷。
 
   文学史上,大都把文帝曹丕和陈王曹植列入建安,把他们的作品作为建安风骨的代表。然而,曹丕等所处的时代、生活境遇和乐府诗创作,与曹操时的建安文人比起来,有着很大差别。尽管在曹操的时代,曹丕等人的乐府诗对促进建安乐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曹丕等人主要生活在三分天下政局确立之后,环境较为安定,生活较为平稳。与他们的父亲曹操相比,汉末乱离动荡的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心理震荡和深沉感触于他们而言尚有距离。当曹操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时候,曹氏兄弟却与文士们在邺下过着“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诗酒生活。因此,曹丕的很多歌诗,就是当时邺下生活的写照。而真正能够代表其乐府诗特色的,是他建立魏国前后至太和时期的创作。 
 
   在曹丕现存的四十多首歌诗中,有一半是乐府诗。这二十多首乐府诗在内容上以描写男女情思、游子思乡与慨叹军旅之苦居多。这样的内容决定了曹丕的乐府诗几乎都是抒情之作。这些乐府诗,有的是用乐府旧题,有的是他依据民间歌曲所作的新曲。前者是他对曹操以来乐府诗创作的继承,后者则是他在乐府诗创作上的贡献,代表作品就是《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乐府曲名,属平调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收入《相和歌辞》。燕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辖地约为如今的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交接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戍守。由此可见,《燕歌行》应当与乐府曲名《齐讴行》《吴趋行》相类似,都是反映某一地区的生活,具有地域音乐特点的曲调。《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藉由曹丕的创作才进入了乐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