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兹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沃克关注的是其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其笔下的人物带有社会与历史的烙印,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人类和世界的希望。[8]艾丽斯·沃克将研究的笔触深入黑人种族内部,反思了黑人男性残忍压迫黑人女性的深层原因。而更富有积极意义的是,沃克找到了黑人社会的出路,她在《紫颜色》中清晰地描述了一位被男权统治和蹂躏的黑人女性成长的历史。她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最终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黑人女性主体精神的换发。沃克再现了黑人不愿意面对的一段历史,就是要求黑人同胞直面自我,改变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在世界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沃克·爱丽丝.紫颜色[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 曹南燕,刘兵.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1996(5):54-60. [3] 陈龙.从解构到建构——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渊源[J].当代外国文学,1995(3):87-91,80. [4] 管芸.性别·性·爱——论《紫颜色》中的两性关系[J].语文学刊,2009(5):9-11. [5] Feuerbach,Ludvig.Selection of Feuerbach’s Philosophi cal Works[M].Vol 1. Trans Rong Zhenhua.Beijing:The Comme rcial Press,1984. [6] Walker,Alice.In the Closet of the Soul:Letter to an African-American Friend[J].Ms Magazine,1986(15):32. [7] 王成宇.紫色与妇女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6(2):78-83. [8] Bates,Gerri.Alice Walker:A Critical Composition[M].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