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摩登时代》是卓别林一部无声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他在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依旧采用独特的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饰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笔者试图通过对电影《摩登时代》剧情和拍摄手法的分析,初步探究本部影片如何揭示物化主题,找出影片所蕴含的多层讽刺以及由电影形式本身所揭示的物化与讽刺。
【论文关键词】物化;异化;讽刺
20世纪著名的英国喜剧演员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CharlesChaplin)是现代喜剧电影的奠基者,也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曾有人问道卓别林,“你为什么难过?”,他回答说:“因为我演一个穷人而变富了。”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陆续拍摄了《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一系列以流浪汉夏尔洛为主人公的无声电影。这个小人物有着自己的小聪明,在逆世中保持着尊严和乐观。通过这个比肩于堂吉诃德的喜剧艺术形象,卓别林揭露了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和人民大众所遭受的压迫。尤其是《摩登时代》,其主题已经由个人悲剧直指社会悲剧(尽管如此,《摩登时代》仍是一部讽刺喜剧。卓别林的电影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喜剧与悲剧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是对他以往影片的超越更是对他所处时代的超越。它不仅延续了卓别林电影中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观察,揭示了美国工业文明起步初期底层工人艰辛的生活,还预言性地演出了二战结束后爆发出的技术理性危机,达到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
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拍摄了人生中最后一部无声黑白影片《摩登时代》,并于当年首次在美国映出。此部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个被大机器工业时代异化的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影片的主人翁是一位名叫夏尔洛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他在工厂车间里,夜以继日地在节奏紧张的流水线上工作,被这种高强度并残酷压榨的工作弄得精神失常,一见到圆形的东西,他都会误认为是螺丝帽,就下意识地要用扳子去拧它,这样最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中,他又历尽辛酸,出院后,流浪于街头,由于其他群众游行示威之时,他无意举起一块捡来的红布,便被认为是示威游行的煽动者,而被警察送进监狱。此次进入监狱后,他再也不想出来,因为在监狱里他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在此部影片中与主人翁分不开的还有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机器———齿轮。
1独特的思路揭示物化
“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对他的研究始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在这里用寓言来形象地说明他的“物化”意境。这是我国的关于“物化”研究,审美移情是“物化”的表现特征,物我互化是“物化”的最高境界。
西方的“物化”与我国的“物化”却有不同,应当区别开来。在20世纪最早提出“物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喻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奠基人的卢卡奇。卢卡奇这样定义过“物化”:“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同出一源的,他们二位都是将物化或者是异化问题放到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环境中去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卢卡奇也说:“人们已经多次指出过商品结构的本质。其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的特性,从而获得了一种‘虚幻的客观性’,即一种看来十分合理的和包罗一切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掩盖了商品的基本性质(即人与人的关系)的一切痕迹。”卢卡奇认为,马克思所言的商品拜物教现象就是物化现象。但是二者的不同也是比较明显的。马克思的眼光还是看到了他所处的时期,工人们深陷于痛苦不堪的异化劳动中,想让他们解脱出来,恢复自由自觉的劳动的本质,恢复人的主体性。
而卢卡奇在20世纪认识到了物化社会是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性结构,它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命运有关,从而物化理论已经由单纯的因为阶级对立而产生的物化转变为无关阶级的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困境。不仅如此,卢卡奇还进一步总结了物化的几种表现形式和物化意识的生成。卓别林就深受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他在有声电影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刻,却独树一帜,继续沿袭无声电影的表现手法,用夸张的喜剧形式,展示当一个人工作的全部意义被简化扭曲后的疯狂,以及大工业时代工人被资本家无情压榨的悲惨现实。同时,更是突出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为世界电影史塑造了一个在机器工业时代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通过刻画齿轮这一机器,让人的劳动与机器的工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生动地刻画出齿轮下普通工人人生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