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由巴兹·鲁赫曼执导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自2013年重拍上映后,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巨大成功。该片以新颖的叙事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电影较为单一的叙事模式,通过双重叙事时间、多重叙事视角、交织性叙事结构突出了影片角色形象及故事主题,更好地将故事内容与人物心理、观众心理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观影要求,实现了艺术内涵和叙事形式的完美统一。 【论文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电影是视觉艺术,更是叙事艺术。电影能否成功与叙事结构或者叙事形式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由鲁赫曼于2013年执导的爱情巨制《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以多重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打破常规的拍摄手法,让其在世界电影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影片中,导演鲁赫曼成功地将小说叙事转化为电影叙事,刻意地回避了传统电影单一的叙事形式,让多元的叙事策略有机地结合在华丽而又悲怆的视觉画面中,让故事情节变得动人真实,为电影增加了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试图从叙事特征角度入手,对这部经典影片进行分析,探究其艺术之美。 一、双重叙事时间特征 电影中,导演为了与原著小说多元的叙事特征相呼应,特意采用双重的叙事时间,完整真实地展示小说的韵味,同时为了塑造人物和深化主题,导演在影片中让不同的时间交叉出现,让电影又与小说有所区别。 首先,电影以主人公尼克的故事叙述作为时间的明线。影片充分借助尼克的多重身份,书写或者讲述业已发生的故事,将电影观众的整个注意力引导到事件的潜在影响上,带给观众对于故事的心理反应,而这种电影手法也被称为故事叙述时间,让整个故事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充满悬念,并将神秘感贯穿影片的始终。 影片中,当尼克从纽约回到西部后,患上了焦虑、易怒、失眠等心理问题,于是尼克在疗养院接受心理辅导,在与心理医生交流的过程中,影片的整个故事得以展开。影片中医生建议尼克以写作让自己安静下来,并建议他从回忆入手,例如回忆“一个地方”。而此时影片的镜头突然一转,伴随着尼克的回忆,故事得以展开,而叙述时间也开始逐渐出现。当尼克回忆叙述完每一个故事,镜头就转换回他和医生谈话,让这种谈话成为串联整个故事重要的时间线索。尼克在医生的办公室中回忆了与盖茨比的种种,如尼克在汤姆的邀约下酩酊大醉、与盖茨比的第一次交往、盖茨比驾豪车约他去纽约、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盖茨比的死亡等事件随着尼克与医生的谈话自然地切换着,直至影片最后,尼克写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在盖茨比的名字之前加上“了不起”三个字。整部电影以尼克的叙述为时间明线,将各个故事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还引出了故事的另一时间线索,也就是故事的具体发生时间。 其次,电影以具体发生的故事为时间暗线。影片中,每一个故事几乎是与尼克的讲述平行发生的,但是因为实际故事具有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内容,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往往比他的叙述时间要更长,矛盾冲突也更加明显,这种平静的讲述和冲突的事件之间的切换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让观众在尼克舒缓的叙述中感受到每个故事的紧张感及冲突感,让整个故事引人入胜。 本片中,整个故事具体发生的时间由两大部分来展示:其一就是尼克的第一人称叙述,其二就是尼克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以尼克的回忆为标志,整部电影中很多故事发生时间被合理有序地串联起来。电影中叙述者尼克是大部分故事的参与者,可以用第一人称讲述盖茨比、黛西、乔丹等人物之间的活动和对话。同时影片中尼克作为主要的叙述者,还常以第三人称对事件和人物进行评论。例如,影片中讲述盖茨比少年时代故事时,尼克作为参与者,以第一人称讲述,而其他的时间尼克则用第三人称讲述,这种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的叙述切换推动着整部电影向前发展。除此之外,在影片中,导演让主人公常常使用“我想起、记得”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让讲述的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相联系,形成叙述时间与发生时间平行的时间结构。 电影中,导演采用了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明暗结合的叙事时间,有效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观众对于故事情节的连贯性认识得更加清楚,一定程度上也将原小说中略显复杂的叙事清晰化,实现了文本艺术向画面艺术的成功转型。 二、多重叙事视角特征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故意回避了传统单一的叙事手法,进而利用多重的叙事视角,相互结合、交叉完美地构建出感人的故事情节,而电影采用内聚焦、外聚焦和零聚焦的多重叙事视角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内容的感染力,让观众更容易投入其中。 首先,电影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内聚焦。影片中,尼克经常作为固定的视角对整个故事进行认知和说明,讲述自我经历,并且以影片中的“我”为中心,将故事娓娓道来。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尼克就以“我”这个第一人称视角或者口吻对过往的种种经历予以回忆。他作为时代的亲历者,以自己的思维、感受、情绪等引导观众认识、看待盖茨比、汤姆、黛西等角色,并感受着影片中上流社会所充斥的冷漠、虚伪、浮华和奢靡。观众随着他的内心及见闻一步步地揭开了盖茨比神秘的面纱。内聚焦的叙事和现代3D画面技术让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让观众错觉上认为自己就是尼克,这让影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影片中对于盖茨比的身份没有直接表述,让观众对其十分好奇,但是苦于没有直接的叙述者,只有沿着尼克的视角,在回忆中收集各种线索,如在电影中时而显现的钻戒、码头的背影、窗帘后模糊的面孔等都让观众对盖茨比若即若离。影片以尼克这一视角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通过他的叙述塑造了真实而又神秘的角色形象。影片中尼克只是客观的故事叙事者,他几乎没有主观地评价盖茨比,只是观察、记录、叙述着事实情况,就好像一个镜头在真实、不偏不倚地展示着画面。观众以尼克的嘴和眼了解真实的盖茨比,包括身份、奋斗历程、生前生后的境遇以及与汤姆、黛西的种种纠葛。影片中尼克只是用烟花来隐喻盖茨比的人生,从绽放、闪耀到湮灭。影片可以说最大限度地控制着叙事者的活动及叙述权限,而这种叙事缩小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不平等,在情节塑造方面故意创造着认知的空白,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