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电影文化批评转型的四个维度论析(3)

时间:2016-02-18 09:08 点击: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文化分析维度成果最集中的时期,产生了一批批评成果,如姚晓濛的《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戴锦华的《〈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李奕明的《〈战火中的青春〉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文化分析维度成果最集中的时期,产生了一批批评成果,如姚晓濛的《“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戴锦华的《〈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李奕明的《〈战火中的青春〉:叙事分析与历史图景结构》、马军骧的《从谢晋到新潮电影——两种叙事结构和两种文化构型》、应雄的《〈农奴〉:叙事的张力》、伍晓明的《〈末代皇帝〉:权力结构与个人》、王一川的《茫然失措中的生存竞争——〈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远婴的《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汪晖的《政治与道德及置换的秘密》、钟大丰的《作为叙事和表象的历史——历史写作与历史题材创作》等。
  因为叙事学理论借鉴了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与语言学又存在渊源关系,符号学和语言学、结构主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识形态批评则借鉴了结构主义或精神分析的方法;女性主义批评也吸收了精神分析、话语权力理论、叙事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因此使得文化分析维度的电影批评在方法论上呈现出复合性的特点,不少批评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批评方法。如胡克的《第四代电影导演与视觉启蒙》运用了结构主义与意识形态批评方法,王一川的《叙事裂缝、理想消解与话语冲突——影片〈黄河谣〉的修辞学分析》运用了结构主义、意识形态、叙事学、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等,尹鸿的《创伤恐惧与视死如归——〈出嫁女〉观后札记》运用了原型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以上是文化分析维度内各种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的文章还将文化分析维度与文化批评其他维度的批评方法相结合,如李奕明的《〈鸳鸯楼〉:人和城市的故事》糅合了文化学、叙事学和结构主义批评,王一川的《面对生存的语言性——谈谈秋菊式错觉》将文化学和语言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精神分析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相综合。
  五、结语
  文化批评发展到文化分析维度后,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基本完成。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第四个维度(文化分析维度)与前三个维度(文化学维度、文化批判维度及文化启蒙维度)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三个维度主要受文化热、文化大讨论的影响,其批评方法、批评目的、批评对象都与文化热有呼应关系。除少数批评者外,大多数批评者缺乏明确、自觉的理论意识,即使有理论支撑,也主要是艺术学知识和文艺理论的杂糅,以及文化热普及的文化学知识。第四个维度则主要受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影响,是以西方现代电影理论为理论资源和批评方法的批评范式。批评者大多具有较为明晰的理论意识和方法论自觉。前三个维度中的不少文章,文化学、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是缠绕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之所以把文化学、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区分为三个维度,有特殊的原因和目的。具体而言,第一个维度主要为了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批评的泛文化、大文化批评特性,以与80年代末之后更多地把文化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意指形式的文化观念相区别。第二个维度主要有感于某些文化批评的激进、尖锐、深刻与片面、极端、情绪化之间的复杂关联,其正面效果与负面影响似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难以分开。在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合谋下,新世纪以后,这类文化批判不仅没有因为其负面效果受到抑制,反而有成为一种论述策略或写作风格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第三个维度是想指出80年代文化批评与当时的启蒙思潮、启蒙氛围的某种对应关系。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启蒙思潮的退潮,文化批评的启蒙热情大大减退,大众文化对普通民众所起的文化启蒙作用受到更多的瞩目。80年代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启蒙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成中国的现代化,区别只在于对待各种文化的态度不同。前者倡扬精英文化、现代意识和高雅文化,对传统文化、商业文化、世俗娱乐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后者则较为辩证稳健,能看到传统文化、商业文化和世俗娱乐的两面性,肯定其合理的一面,批评其消极一面。
  【参考文献】
  [1]周斌.电影文化学批评刍议[J].电影艺术,1988(12).
  [2]司徒志勋.“文化变革”与“消化不良”——《谢晋时代应该结束》质疑[J].电影评介,1986(11).
  [3]顾晓鸣.对“谢晋电影讨论”的社会学思索[J].电影新作,1986(06).
  [4]周介人.讨论的背景[J].电影新作,1986(06).
  [5][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6][法]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A].汪晖,译.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2.
  [7]王学典.“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J].开放时代,2009(06).
  [8]赵园.在历史文化的深层——由影片《良家妇女》谈起[J].当代电影,1985(05).
  [9]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J].电影艺术,1990(02).
  [10]应雄.古典写作的璀璨黄昏[J].电影艺术,1990(0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