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②林语堂.论翻译语言学论丛: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③林语堂.论性灵.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VOL18:238. ④林语堂.论文.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VOL14:147. 参考文献: [1]陈荣东.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从《论翻译》一文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7(04). [2]江震龙.林语堂的“性灵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4]郎江涛,王静.林语堂译学思想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9). [5]林语堂.MyCountryandMyPeopl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林语堂.八十自序[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1. [7]林语堂.大荒集[A].生活书店,1934. [8]林语堂节译.J.E.Spingarn著.新的文评[A].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林语堂.林语堂文集[A].第10卷散文,作家出版社,1996:372. [10]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11]林语堂.论翻译[A].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2]林语堂.论译诗[A].林语堂名著全集·无所不谈合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17-320. [13]林语堂.论文[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4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8. [14]林语堂.论文[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4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7. [15]林语堂.论性灵[A].林语堂名著全集[C].第18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36-238. [1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林语堂名著全集[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17]沈复著,林语堂译.浮生六记[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8]孙迎春.译学大词典[M].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19]陶侃.林语堂与表现主义美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0]王焕池.特定文化词语与《浮生六记》译本[J].外语学刊,2004(2):104-106. [21]王兆胜.近几年林语堂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1996(1). [2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73-81. [23]子通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321. [24]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J].外语学刊.2004(02). [2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6]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