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美国电影中的元素折射出的汉文化缺失(2)

时间:2021-05-12 13:57 点击:
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辉煌独特的艺术传统,也培育了无数的历史英雄、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与艺术家,更有丰富的典籍、史传,这正是我中华之骄傲。《功夫熊猫》中的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功夫是传统

  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辉煌独特的艺术传统,也培育了无数的历史英雄、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文学家与艺术家,更有丰富的典籍、史传,这正是我中华之骄傲。《功夫熊猫》中的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功夫是传统文化中的古老国粹,五行拳、建筑和最有代表性的竹林、面条等,都是与元素一一对应的,可以说美国人把的东西运用得很好。在我们被这些有元素的美国动画片所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做出些自己民族的东西,警惕汉文化的缺失呢? 1 [2]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一)汉语言的西化
  汉语是文化的精髓所在,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北京申奥以及上海申博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在欧、美、亚等不少国家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是我们自己却忽视了对汉语的重视。
  现在的流行歌曲中经常出现汉语和英语混杂的现象;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也会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时不时地冒出几句英语。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时尚,这就是与国际接轨,其实这严重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我们阅读中文报纸、杂志时会看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字母词,如3D技术、4S店等。英文缩略词也随处可见,如GDP、CEO、CFO,而“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这样的称谓却很少有人提及。互联网上的英语缩略词更是五花八门,网上的论坛,都称BBS,而里面的内容,如NB、JJWW、NC……更是让人一头雾水。“2002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了本《实用字母词词典》,其中中西文字母缩略语有208页。据统计字母词已占汉语词语总数的9%。有些人得查字母词典,否则只能对‘新事物’徒生感叹了。总之,汉语言出现严重西化现象,或者说汉语言面临被外文字母入侵的危机。”
  (二)对西方节日的热捧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近年来,这个节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不少商家也利用这一节日出手“捞金”,而不少年轻人也选择了在这一特殊的节日进行结婚登记,给自己留下一个特殊的结婚纪念日。在这个浪漫的西方节日,不少情侣都选择在西餐厅享用他们的“浪漫烛光晚餐”。与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在的受热捧程度相比,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西方社会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的重视,有些节日西方人甚至是闻所未闻。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三)美国电影的文化侵蚀
  当今世界,美国不仅是经济、军事、高新科技的超级大国,也是文化上的强势国家。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对发展家进行渗透。“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有时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1997年,好莱坞影片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超过300亿美元,《泰坦尼克号》一片就独赚18亿美元以上。
  美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还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发展家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对本土文化、民族传统造成缓慢的然而却是重大的影响,许多民族语言、艺术品种濒临灭绝,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和马特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的影片、服装和‘侮辱性的广告’成了从布琼布拉一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
  三、结 语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