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功能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在“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下,新媒体服务于全体大众,更重要的是普通民众不再只是新媒体的接受者和阅读者,他们也成为了新媒体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未来新媒体的发展的方向。面对这一趋势当代媒体人需要及时反思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将新媒体的设计观点从我来表述和传播转变为为更多人能够去参与表达创造条件。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当代媒体人能够善于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以及自身在形式美方面的专业能力,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情感,为社会民众快速、便捷地创作出反映人们各自使用需求、审美标准和情感表达的新媒体作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涂光晋,吴惠凡.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5). [3]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