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借鉴与超越:厄休拉·勒奎恩《变化的位面》的文本互文性解读(2)

时间:2014-03-27 14:31 点击:
此外,勒奎恩还在《变化的位面》中对其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批判,如:《静默》揭示了人类对知识的疯狂追求;《维克西人的忿怒》暴露了为仇恨而仇恨、为暴力而暴力的人类纷争本质;《季节》从反面暗示了人类过度干

  此外,勒奎恩还在《变化的位面》中对其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批判,如:《静默》揭示了人类对知识的疯狂追求;《维克西人的忿怒》暴露了“为仇恨而仇恨、为暴力而暴力”的人类纷争本质;《季节》从反面暗示了人类过度干涉自然、在物质利益面前丧失自我的恶果;《玛古西的悲哀故事》影射了现实政治的无聊、荒唐与欺瞒……虽然这些故事都直指现实、态度鲜明,但丝毫没有说教感,反而如同行云流水般晓畅自然、明白如话,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勒奎恩借鉴了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所用到的夸张的影射、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讽。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以小人国中谁跳绳跳得最高就能获得最高职位夸张地影射当时英国政府的平庸;以小人国之小(身材矮小、气量狭窄)、格列佛之“常”(正常身高、平凡普通)、大人国之大(体型高大、智慧正义)的鲜明对比展现英国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等。通过借鉴这一手法,勒奎恩在《大快乐》中对泛商业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大快乐》描绘的是一个被神秘旅游公司所控制的假日位面。这一位面上所有的小岛都被“打扮”成某种特定的节日,使得人们随时都能感受节日气氛、进行节日采购,而不用像过去一样等一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初看下来,这似乎是每个人小时候的梦想,但转念一想,节日的意义恰恰在于不是每天都是节日;而且,如果连节日本身,而不仅仅是节日的周边产品或者衍生品,都被商业化、变成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节日原本承载的人文气息就会消散殆尽、了无生趣,剩下的只是人们忘却自我、止息大脑后所投入的一场全社会集体生命的玩乐罢了。

  综上所述,通过亚当斯式的幻想、奥维德式的变形和斯威夫特式的讽刺,勒奎恩成功地将《变化的位面》中的每一位面都打磨成一面镜子,让人重新审视世界、反观自我;每一个位面设置的角度亦都很巧妙,耐人寻味而又激人思考,以夸张荒诞的手法使人更容易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的丑陋,并开始体会所谓“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的真谛。如今的世界同化现象泛滥,到处都在崇尚效率、膜拜经济、使得单一主义横行,而勒奎恩的《变化的位面》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的门,其中的每个故事都有着一种非但不能模仿甚至无法学习的宁静,仿佛是心智翻腾着、呼啸着冲过青年和壮年那陡峭的河道,终于到达暮年的平原,冷静地沉积一路卷挟的经验和学识,慢慢地生长出如同隐者一般意味深长的水草,令人久久回味、时时想念。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张寅德译.文本理论[J].上海文论,1987(5).

  [2]厄休拉·勒奎恩.梁宇晗译.变化的位面[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