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金光洲的上海地区体验及其文学作品

时间:2014-04-17 15:42 点击:
摘要:本论文将通过对金光洲在上海的体验及其当时的作品分析,来反映当时金光洲的上海地区的生活状态和当时他内心的真实现状。1928年金光洲移民上海以后弃医从文,创作了很多檄文和不少的宣言,之后金光洲一直与南华韩人青年联盟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话剧为中

  摘要:本论文将通过对金光洲在上海的体验及其当时的作品分析,来反映当时金光洲的上海地区的生活状态和当时他内心的真实现状。1928年金光洲移民上海以后弃医从文,创作了很多檄文和不少的宣言,之后金光洲一直与南华韩人青年联盟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话剧为中心,热衷于文学、话剧和电影等活动创作。日本占领上海后,金光洲离开了上海。在到达上海之初就对文学产生兴趣的金光洲,和金明洙一起在《习作》的杂志上发表作品,以后在《波西米亚》上发刊并且一直热衷于话剧、电影等活动创作。1933年开始,金光洲在韩国的报纸和杂志上不断发刊,在他的许多随笔和小说中讲述了他在上海地区的体验。

  关键词[:]上海地区体验移民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文学随笔和小说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港口为五个通商口岸,外国商品通过上海等城市大量涌入华东地区。与此同时,西方列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始派遣许多传教士来华建立教会学校,19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大学,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和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的近代都市文明开化程度更加明显。上海具有先天性的交通地理位置条件,上海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靠的是“襟江带海”的优势。同时,上海开埠以后,西方商人利用租界的特权,开办洋行、银行,给这里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远东著名的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经济的发展必定带动人们思想的改变,对外开放的结果使得这里的最新思潮十分活跃,很多海外文人志士被这里的自由思潮和活跃气氛所吸引,纷纷来到上海。

  二、移民上海的金光洲

  金光洲在《上海时节回想记》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上海时期的生活状态,20世纪20年代末于当时朝鲜的第一高普学校退学,来到了在吉林市经营医院的哥哥金东洲家。没想到相隔十几年没见的哥哥竟然无视想学习英文的金光洲的意愿,提议让他进修医学,于是便拜托在上海的熟人给他安排到上海同济大学的医学部,金光洲便从大连经过北京来到了上海。

  来到上海以后,金光洲无心学习医学,一心想学文学。不久以后哥哥就听说了金光洲的事情,专程来上海找到金光洲。在打探到哥哥不让自己学习文学的意思后,金光洲就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医学专业。自此以后,他便失去了哥哥在他生活和学习费用上的资助,开始了流浪者的生活。

  三、文学上崛起的金光洲

  后来金光洲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知己,也是他文学上的挚友李明洙。当时在广东中山大学英文系毕业的李明洙的出现燃起了金光洲文学创作的火焰。1930年东亚日报新春文艺当选的短篇小说《双电车督查》是金光洲进行文学活动创作的持续动力。

  两个文学青年一拍即合,决定创办文学杂志《习作》,两人在当时金枓奉为校长的上海唯一的一家韩人子女教育机关,即仁成学校的誊写版上不断发表短篇文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凭着对文学的热情而发刊的《习作》杂志,对金光洲走向文学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以后,在以金光洲和金明洙为核心,在上海居住的文学青年聚集在一起创立了名为《波西米亚》的杂志,并设立了波西米亚剧社,进行了多次公演。波西米亚成为了当时厌倦日制统治而迁居上海的文艺青年的集合地,在上海的文学志士们每隔一两个月或三四个月就会发表3-40本限量版的文集。

  在上海燃起文学火焰的金光洲于1933年开始在韩国文坛上发表作品。从1933年到1938年金光洲发表了许多诗歌、小说、随笔和许多介绍中国文坛的文章。这一时期发表的诗歌和随笔都带有浓重的自身生活体验感受和自己情绪的流露,所表现出来的是身在异国他乡自身所带有的独特的思绪。在毒品和赌博泛滥的现代都市上海,通过描写最底层人民的穷苦模样来展现异国他乡的氛围,这是他作品的主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