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物欲与情欲交织着走向毁灭(3)

时间:2014-04-28 14:45 点击:
爱碧对伊本的爱太浓烈、太无法割舍了。伊本不明白,为了爱,她可以舍弃一切。当得知伊本要离开庄园的时候,爱碧为了证明自己对田庄毫无兴趣,做出了石破天惊的骇人举动她以杀掉自己与伊本的亲生儿子来证明自己的清

  爱碧对伊本的爱太浓烈、太无法割舍了。伊本不明白,为了爱,她可以舍弃一切。当得知伊本要离开庄园的时候,爱碧为了证明自己对田庄毫无兴趣,做出了石破天惊的骇人举动——她以杀掉自己与伊本的亲生儿子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不是说为了田庄才要了孩子吗?杀掉孩子,不就可以证明爱碧对伊本的爱远胜过田庄吗?爱碧的情感逻辑是如此的清晰和具有说服力,她没有时间辩白,也无力辩白,她用行动的辩白又是如此的残忍。

  去“物欲化”,来证明自己情欲的纯洁性。当去“物欲化”无法用实体来证明的时候,只能用杀掉孩子来证明。孩子一方面是情欲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证明自己有物欲的铁证(有了子嗣可以继承家业),孩子是情欲与物欲矛盾交织的结合。爱碧的爱是疯狂而自私的,她疯狂到可以杀掉自己与爱人的亲生儿子,这是无可饶恕的大罪!她爱的自私让她可以不顾一切,放弃一切,毁灭一切,只要能挽回爱情,只要能回到昔日的美好。这一点,剧作家对她的前情有过交代——爱碧来田庄之前,曾经有过一任丈夫,有过一个孩子,她的丈夫、孩子都死了。这个死过一个孩子的女人,又让自己的另一个孩子死去!这是一个浑身伤痕累累的女人,她的唯一需要就是爱,为了爱,一切都可以不要。马尔库塞认为“在病态文明中受到束缚、感到困乏的爱欲具有同一力量和满足力量,但他又认为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之间、性欲与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生物冲突,这两个思想是互相抵触的。”[4]情欲、物欲与文明的冲突,折射的不仅仅是爱碧这个小女人一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悲剧,而是折射出一个病态文明、病态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

  这个举动让凯博特恍然大悟,惊诧异常,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也让伊本精神彻底崩溃——自己的孩子死了,一个无辜的小生命还没绽放就凋零了。惨烈的代价收获了一个让人稍许安慰的结论——爱碧是爱自己的。最终凯博特和伊本都报了警,爱碧与伊本双双入狱。如果没有伊本对爱碧“物欲”的误会,也许他们的情欲会一直潜藏着,不被父亲知道,也许孩子会慢慢长大,也许一切过错都会随着凯博特的自然死亡而告终——爱碧与伊本最后拥有了田庄,也拥有了孩子。但这一切假设都没有成立,在物欲的搅局下,本就是乱伦的情欲显示出其奔突、狂乱的本性。让被欲望折磨的爱碧最终杀掉了孩子,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不少理论家认为曹禺的《雷雨》与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之间有许多共性——乱伦的悲剧,炽热的女主角与忧郁彷徨的男主角等。但是从物欲与情欲交织的角度而言,《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繁漪没有物欲,她对周朴园的家庭毫无兴趣,物欲也无法成为支撑情节重要转折的依据。

  ——————————

  参考文献:

  〔1〕〔2〕汪义群.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写实主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657,663-664.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7.

  〔4〕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1.

  (责任编辑姜黎梅)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