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音乐艺术中的文化渗透现象探析

时间:2014-06-12 16:11 点击:
【内容摘要】音乐是众多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种,它通过与不同文化结合和相互渗透实现育人功能,通过与不同科学的关联作用达到对人心理结构和本质结构的全面构建。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准确定位音乐艺术的文化源流,加强文化拓展和文化渗透,通过学科交融不
  【内容摘要】音乐是众多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种,它通过与不同文化结合和相互渗透实现育人功能,通过与不同科学的关联作用达到对人心理结构和本质结构的全面构建。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准确定位音乐艺术的文化源流,加强文化拓展和文化渗透,通过学科交融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 文化渗透 途径 
 
  音乐能够丰富人的情感,增强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上美国强调开发潜能,提供创造和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强调把音乐融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中,使音乐成为个性的表达方法。不同国家对音乐有着不同的诠释,他们都强调了音乐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教育、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一)音乐与相关文化的互动关系,要求我们加强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拓展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互动体现在以文化为根基所创造出的音乐艺术,或者以音乐艺术的形式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也就是说,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学等方面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交融的。所以艺术的根基是文化,音乐是基于文化成长和发展的,没有文化底蕴,音乐就结不出灿烂的果实。同时音乐艺术也根植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基础,艺术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公共音乐教育中,加强文化拓展才能有效实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音乐通过与不同科学的关联作用达到对人的心理结构和本质结构的全面构建 
 
  音乐能够调节人的心理情绪、精神状态,使人获得良好的心理境界。音乐与医学的结合能够达到调节、净化、治疗的良好作用,实现它的健康价值,达到对人心理结构的构建。同时,音乐美与科学美之间也有着密切关系,“人们从音乐欣赏美入手,通过把握音响动态结构与特征,从而提高把握客体整体结构与动态规律的能力……人们对音乐美的强烈兴趣与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转化为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的动力与直觉把握能力,转化为科学创造的直觉力”。①这样就实现了音乐的智力价值。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钱学森认为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而创新是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三种思维,以及“量智”和“性智”共同作用的结晶。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也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对人的本质结构的构建。 
 
  二、实现公共音乐教育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与德育结合实现音乐审美的道德价值 
 
  音乐能够引人向善,培养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优秀的人格、良好的行为。我国古代《乐记》多次提到乐与德的关系,所谓“乐者,德之华也”,“乐者,所以象德也”,“乐终而德尊”。②音乐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产生于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古代的乐教思想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③ 
 
  音乐教育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育人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音乐通过艺术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美丑进行判断,从而抨击假、恶、丑,弘扬真、善、美,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正确的道德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育人目的。人类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对美的追求,体现的是人在艺术活动中对“美的规律”的实现与追求,这也意味着对人的本质力量及自身价值的追求。音乐往往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重大社会主题相关联,反映我们的思想倾向,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和情感熏陶。 
 
  (二)音乐与不同文化结合准确定位音乐艺术的根基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长期发展和人们创造的产物,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集合体,它具有多样性、区域性、流动性、时限性的特点。基于文化根基之上的音乐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都有自己风格的音乐艺术,这些艺术在民族交往、区域交流、时代变迁的作用下会不断交融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孕育了富于东方色彩的艺术门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相互交融,使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孕育的民族音乐艺术也多姿多彩、风格迥异,所以公共音乐教育应该从历史文化中发掘音乐,找寻音乐艺术的根基,用音乐艺术解读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在讲授李焕之的《春节序曲》过程中可以有如下的文化渗透:除了讲述春节序曲的相关作品背景和艺术特点外,还要介绍过年的来历、习俗和与音乐相近的民谣,与艺术相近的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以及这些艺术的历史渊源;讲述音乐中怎样使用民族锣鼓节奏、民歌旋律等音乐语言来衬托春节欢庆、祥和的氛围。 
 
  (三)通过学科交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 
 
  在智育方面(例如数学)的教学中,当一个老师善于在教学中将作为人类知识结晶的自然科学定律,通过简洁、合乎逻辑而又易传达和理解的解题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从不断的习题练习中获得一种自由的感觉时,应该说是寻求到了一种合乎“美的规律”的教学方式。④所以当这种“美的规律”内化为人的智力结构时,也就建立了美的内在尺度,审美教育将上升为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艺术,这种想象力通过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中都体现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精神。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明确目标指向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发现、重新构建的一种重构思维。音乐通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未知世界的想象,培养创造性的学习心理。这种创造的心理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就产生了基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想象、联想和创造力。也就是通过与不同专业的结合形成良好的专业创造思维空间,从而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释: 
 
  ①④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82,553.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注释(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238,255. 
 
  ③陈宏超.儒家、道家人本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J].成人教育,2010(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