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时间:2013-12-17 15:21 点击:
听力在外语语言基本技能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外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但是作为一项外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听力却长期被忽略。于是如何提高外语听力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成为研究人员和外语教师一直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将
  1引言
  听力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们都十分注重听力教学,但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收效都不是很明显。成功的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元认知过程。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就应该重视学生听力理解中的策略使用情况,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Malley&Chamot1990)。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如制定计划、提前准备、选择性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自我管理、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认知策略涉及对输入信息的处理。社会/情感策略涉及语言学习者为促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自己控制情绪,消除不安或疑虑。本文旨在通过对元认知策略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来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元认知策略理论与相关研究
  近年来,关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元认知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费拉维尔(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元认知是指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清晰意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1987年O'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三大类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情感策略。他们指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研究显示,在听力理解中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其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尤为重要(O'Malley&Chamot,1990)。然而对元认知策略在外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的研究却起源于ThompsonRubin(1996)。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关于元认知策略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与某项具体的技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阅读或词汇(Carell1989;Cotterall1990;Zohreh2003)。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后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方面都有所进步。近几年国内关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也逐步增多,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不少学者在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将元认知策略培训运用到听力教学(吕长弘2001;周英2001;杨坚定2003;苏远连2003),研究角度虽有不同,但都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能否提高听力水平。在听力策略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上,大部分学者们认为听力策略的运用对听力理解有积极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以论证。他们有的研究学习优秀者和学习较差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文秋芳,1995;2001),有的探讨学习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蒋祖康,1994)也有的探讨策略训练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但是,专门探讨元认知策略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国内研究基本上都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因此,本研究希望弥补以上不足,为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指导运用听力策略提供一些依据。
  3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Thompson&Rubin认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在听力学习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西方学者关于听力策略的分类,可以将听力理解中的元认知策略分为:听前策略、听中策略和听后策略。元认知策略的训练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结合听力教材内容、教学进程安排进行教学和训练。
  3.1听前策略
  听前策略是指听前的组织、计划与安排,包括找出听力学习的特点及难点所在,制定短期或长期目标。因而笔者在听之前帮助学生了解所听内容的主题,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明确听力的目的,从而为听时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做准备。听前策略还包括:
  (1)提高学习者在思想上对学习策略,尤其是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增强元认知意识。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因而笔者在课堂上介绍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元认知策略的内容和应用。特别强调元认知策略习得、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对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训练的积极性。
  (2)帮助确定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及确定学习的目标。参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标准,帮助学生进行听力理解能力的自评,以了解自己的听力水平与不足。
  (3)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课前对所听课程内容进行预测(prediction),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听力材料给出的信息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基本构架、主题思想、一般情景等等以此来减轻困惑,增加兴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技巧和策略,如:如何集中注意力、听关键词、发挥联想、采取多种记忆和记录技巧等。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技巧来有效地解决问题。
  3.2听中策略
  听中策略是指在听的过程中,学生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而采取的策略。包括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对自己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效率等进行监控。
  听的过程中学生要集中注意力。一方面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听,另一方面有选择地注意某些信息。教师应指导学生调整注意力,在听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停下来思考或纠缠于某个单词时,一定要及时调整注意力,跟上说话者的思路。不仅要集中注意力,还需要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培养学生选择主要信息、分清主次的能力。比如在听新闻或短文时,听者的注意力应集中到听语篇中的关键词和段首句。因为段首句大都是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它简明扼要地告诉听者段落的内容。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语篇中的衔接手段,掌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从而了解语篇展开的进程和语篇的中心思想。
  听的同时学生应善于思考与记录。首先,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边听边思考并进行概括、找出中心句(topicsentence)及关键词(keywords)、通过上下文猜测大意,以此来获得关于所听材料的重要信息。其次,教会学生边听录音边做笔记,比如一些具体的记笔记的技巧。如使用缩略词、树形图等方式勾画出语篇框架,使信息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3听后策略
  在听力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并据此调整心态和学习策略。它包括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学习计划是否完成,不足是否改进,弱势是否转化,困难是否克服,有何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新的进展,还有哪些不足和困难,策略的能力有何提高等诸方面的反思和评价。自我监测与自我评估更多地适用于自主学习,而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常没有这个学习习惯,所以除了在课堂上有组织地进行听力训练以外,还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课外训练。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