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职计通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其他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补充,对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大量的毕业设计和论文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现象十分普遍,各种兜售、代写毕业论文的网站让指导教师防不胜防,在这种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高职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必要性。 我校信息电子系历来重视毕业设计环节,从一开始就对高职计通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针对毕业设计各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逐年提高。但是,课题组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发现,高职计通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还存在选题不当、设计作品功能不够完善、论文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认为,导致毕业设计总体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思想不重视。不少学生以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无需投入太多精力。也有学生对自己要求较低,认为只要花几天时间突击完成作品,过得去就行。学校把就业作为首要任务,答辩过程往往流于形式,也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②时间较紧。第六学期,学生面临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三重压力,这样,他们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势必减少,没有心思踏踏实实完成毕业设计(论文)。③基础薄弱。高职计通专业大多数学生专业起点低,知识不够扎实,难以胜任高质量作品的设计工作。④选题有局限性。学生在毕业设计前期所作的调研工作有限,选题内容单一,而且虚拟的题目多,实战型题目少,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⑤指导教师忙于其他工作。指导教师课时繁重,有的身兼数职,还要处理很多行政事务,个别指导教师经验缺乏,责任心不强。⑥系里对教师命题、指导、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的管理不够严格和规范,学生过关比较容易,因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没有压力,所以学生不下功夫,满足于过关,以致毕业设计和论文质量不高。⑦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毕业设计(论文)持消极态度,之前对高年级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漠不关心。毕业生只有在指导教师的再三要求下才会开展相关工作,他们的设计和撰写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谈不上有新想法、新思路。⑧指导教师给出的论题缺乏新意,有些教师的题目甚至多年不变。题目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差异,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抄袭、拼凑交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本人没有任何收获。⑨虽然学生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必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由于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相关训练和前期准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又不够,因而学生选题盲目,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 1日常教学环节,夯实专业基础 1.1培养专业认同感 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往往比较盲目,有的认为计算机通信专业就业形势好,有的因为喜欢玩电脑网络游戏而填报计算机通信专业,有的看大家都填这个专业,也就跟着填,还有的是服从分配调剂过来的。而真正接触计算机通信相关课程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专业与自己原来想象的差距非常大。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了,后面的专业课程就能踏踏实实地学下来;反之,三年的大学时光很有可能虚度。专业基础若不打实,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毕业设计必将摇摇欲坠。 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召开班级主题班会、邀请行业人员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已毕业学生现身说法、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示等。总之,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认同感。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他们就会勇于探索、迎难而上,而不是畏畏缩缩,止步不前。 1.2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如我校计算机通信专业第四学期的企业网络设计、园区网互联、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实践等课程是在前三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这些课程本身带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能够培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细化课程内容。如企业网络设计、园区网互联、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施、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路由与交换等课程都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前完成一份大作业,即课程设计,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学习兴趣,还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只有在日常实践教学环节中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他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暑期见习、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从大一和大二的综合实践课程、大二暑期的见习活动,到大三的毕业设计(论文)、实习、顶岗实习,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循序渐进地开设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训课程,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并使学生的技能与社会需求更好地接轨。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学生创新课题,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以赛促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大赛、网页制作比赛、网络技术大赛备赛小组,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省、市级别的各项专业竞赛,以强化优秀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校内还有装机大赛、动画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简历制作比赛、PPT制作比赛、文字录入比赛、电脑清洁小分队等多项校内比赛和活动,能够照顾到本专业学生不同兴趣和方向,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实施教学改革 在日常教学中,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让学生一步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进行量的积累,这样,才有可能在毕业设计阶段,产生质的升华。例如,配合学校"教学改革年",推进路由与交换重点课程建设,推行"学习岛"的实训方式,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考核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并汇报调研成果,使学生自主获得市场最新硬件信息,还通过比赛促进教学;软件编程基础课程针对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差异大的特点,实施小班上课、分级教学,根据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网络安全技术和高级路由与交换课程实施项目化、案例化教学,增加综合性、创造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Windows网络配置与管理课程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发挥优秀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动态网站架设与管理课程注重过程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阶段验收,并让学生互相观摩成果,共同促进提高,确保教学实效。 推行考核改革。制定《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以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更好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考核从内容、要求、形式等多方面实施改革,即注重课程实践性的考核,加强考核的实效性,采取开卷、实践操作等具体形式的期末考试及过程考核。 2毕业设计环节,重在质量提升 2.1细化实施环节 准备阶段。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制定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毕业设计中的各项进度严格按照计划进行。①毕业设计动员。在毕业设计工作展开之初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引导学生重视毕业设计,并要求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的计划和要求进行毕业设计工作。②毕业设计辅导。在学生进行选题之前,由本专业骨干教师对学生作毕业设计的辅导,帮助学生熟悉毕业设计环节、明确毕业设计的要求,并向学生示范毕业设计的实例。 选题阶段。鼓励有较大应用价值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选题,鼓励学生的选题与就业单位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合适的课题使指导教师与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有效提高。聘请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不同方向的系列讲座,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明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合理科学地选题。①课题的来源: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教改课题,从中选出适合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的部分。同时指导教师将生产实践中收集的材料进行裁剪、组合,采取假题真做拟定题目。学生在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拟定有研究开发价值的题目、接受委托协助研究开发的项目;学生在科学活动中自立的研究课题。②选题的分配:选题由指导教师确定,并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系教研会议集体审定,报系主任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再由信电系协调。信电系根据学生意向与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和以往成绩,以及课题的类型、性质、工作量、难易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指导教师以书面形式将设计任务书下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早做准备。在我校历届计通专业学生中,已有多位学生设计的网络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他们的工作单位所急需使用的,这些系统已应用于学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其成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