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语文课程的本体性探究(3)

时间:2014-03-22 15:28 点击:
1.审美取向的教学 审美取向的教学即把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当作审美文本来读,关注课文的审美文化功能。教学内容的重点便在于通过对课文形式美的感受与体验,以领悟文本思想情感,从而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获得生命的
 
  1.审美取向的教学
 
  审美取向的教学即把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当作审美文本来读,关注课文的审美文化功能。教学内容的重点便在于通过对课文形式美的感受与体验,以领悟文本思想情感,从而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获得生命的启示与感悟。这里以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的教学设计为例来理解审美取向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流程】
 
  (1)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2)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3)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这堂语文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诗词情感的体验与意象丰富韵味的品味上,审美鉴赏是该课的教学目标,而读准、读懂诗词则是教学的起点。这里没有以语文知识与语言技能方法的学习为目标,可仍然是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因为学生在品味诗词情感过程中,开启和丰富了自身的情感,获得了另一种生命的体验。
 
  2.认知取向的教学
 
  认知取向的教学把课文当作训练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范本来读,关注课文有效信息的提取,比较分析、归类整理,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或条理清楚的逻辑表达能力。如: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创世纪神话”,便典型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
 
  (1)快速、准确地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
 
  (2)语言材料的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呈现主题: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阅读科普说明文材料:宇宙大爆炸
 
  (2)第一步:比较阅读《诸神创世》和《淤能棋吕岛》
 
  提问:根据文中信息推测所阅读的创世神话是哪个国家?
 
  比较分析:2则神话的不同。
 
  结论:不同民族各有自己的神话,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特色。
 
  (3)第二步:比较阅读中国、印度、伊朗、罗马四则创世纪神话
 
  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发现:“宇宙卵”、“英雄创世”、“垂死生化”的神话母题
 
  提问:为什么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会有这么多共同点?
 
  小组聚焦讨论:“宇宙卵”神话母题的形成原因。
 
  (4)第三步:比较阅读创世纪神话与科普说明文
 
  讨论:围绕“真实”进行讨论
 
  提问:今天读神话可以读什么?
 
  补充材料:其他人关于创世纪神话的读后感。
 
  这堂课的价值不在学生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获得了对宇宙怎样的认识,其价值在于过程,在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从关键信息的识别、判断、提取能力,到比较阅读中理解、分析、综合能力,联想能力、科学的推测能力以及语言概括能力,思维强度很大,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分析神话的方法。其达成的目标维度重点在过程与方法,而不是语言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意义非凡,不是一般的语言运用技能训练课可比。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