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工作室模式教学的改革在广泛吸纳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着力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设计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在以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为抓手,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实践能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职室内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 3.项目案例教学引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特点是与社会联系结合紧密,对学生动手动口能力要求比较高,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少真实设计项目的依托,课堂教学很容易陷入空洞、枯燥、单一的现象,所以对于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实际工程项目的经历显得非常重要。 (1)项目的选择。基于项目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目标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选择具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真实项目。例如说可来源于行业、企业或生活中的真实项目,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能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 (2)校内实训基地模拟项目化教学。通过这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能力特点互补的技术服务型团队。正是通过这种设计型团队、教学型团队的融合,类型多样、层次多样、需求多样的项目案例被带入到日常课堂,极大充实和丰富了教师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加上许多工程项目场地就在校园内,也十分便于施工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学生通过这样直观式的授课教学,真正完成了从理论联系到实际,从课本联系到现场,从抽象联系到直观。 (3)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考评方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人才,注重学习的过程性、操作性、协作性。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应把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查考勤、课堂适时练习、课堂提问、项目设计、期末笔试等多种方式来给出总成绩。可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占为30%,而技能操作,比如室内设计绘图、木作装饰、墙体施工、园林设计等实训项目占总成绩的40%。在这一部分的考核过程中,强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期末。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工带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导入真实设计项目,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意思维,同时借鉴公司化项目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课堂管理、课程设计,能有效的推动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让学生主动、自主、热情的投入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