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岗位牵引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2)

时间:2014-04-02 15:54 点击:
(二)生长干部学员任职能力培养 2+1+1模式中的1,是学员与部队岗位的重要接口,今年我院重点在1上做文章,求深化。具体按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依托某校区驻训,强化第四学年岗位任职实践教学;另一条线是利用三个

  (二)生长干部学员任职能力培养

  “2+1+1”模式中的“1”,是学员与部队岗位的重要接口,今年我院重点在“1”上做文章,求深化。具体按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依托某校区驻训,强化第四学年岗位任职实践教学;另一条线是利用三个暑期,尤其是第二、三个暑期,分别在某校区和某部队教学实践基地,按照当兵、当操纵员、当见习排长的目标强化训练。要提前制定好操纵大纲,就怎样分组、怎么保证安全制定周密方案。按照部队的模式、打仗的要求、战场的氛围,对某校区模拟雷达站进行升级改造。另外,还加紧研究并协调生长干部学员“4+X”培训模式问题。

  (三)与部队联教联训

  充分利用部队的训练资源,强化任职教育学员岗位任职训练。探索建设“无围墙战争学院”培训模式,通过组织学员到福州指挥所、雷达某团等教学实践基地实习锻炼,逐渐形成实战化培训机制。加紧与上级机关沟通,安排教员、学员赴鼎新基地参加演习,走开院校与部队编组联训的路子。

  (四)进一步完善基地化教学模式

  完善雷达兵集成训练模式,实现由“演”向“训”转变,由练程序向练战法深化,由单元合成向要素集成拓展,同时加强低空预警、不明空情处置等雷达兵作战训练重难点问题的针对性训练,加大效果评估力度。我院深化装备教学改革,加快信号导调研制进度,加快装备实习车间改造,切实发挥雷达装备基地化教学优势。

  三、实施岗位牵引教学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坚持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和完善岗位牵引的教学模式,需要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放到信息作战怎么打、怎么练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检验,尤其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并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机制方面建立与任职教育院校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特点规律,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树立符合办学定位、体现时代特征、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观念,形成以面向岗位、面向能力、面向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实施策略,为创新教学模式打牢思想根基。

  (二)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注重理论应用、促进能力生成”的原则,以“问题”为中心重组知识体系,按大课程观的思路,搭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专题式”集成课程内容,实行“模块式组课、菜单式选课、分班式教学”组训方式,高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构建“体现开放互动、突出个体需求、注重能力生成、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彰显任职教育特色。

  (三)打造师资队伍

  健全完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竞争激励机制,多渠道改善教员队伍年龄、学历、学缘结构,积极培养教员宽广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较为全面的教育理论及运用能力、丰富实用的部队实践经验,使教员成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学员学习的引导者、专业技能的示范者、业务建设的咨询者,加速推进教员队伍转型。

  (四)改善教学条件

  着眼任职教育需求,建设适于分班组训、互动教学、应用实践的各类教学场所,建立院外实践教学基地,建强校园网络平台,研发教学训练软件,开设学科专业网站,丰富各类通用素材库、专业案例库等教学信息资源,为教学运行、教研活动、自主学习等创设多维性信息平台和多类别实践平台。

  (五)优化教学机制

  健全完善任职教育教学制度体系,配套制定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评工作制度,有效落实学情调研、部队协作、专家聘任和质量反馈等实施规定,建立以人为本、制度为纲、自主开放、民主和谐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岗位牵引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柴宇球.转型中的军事教育与训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红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