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教学也存在一定弊端,不能够保证全部学生都理解、接受,从而对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处理这一问题,可以编排一些简单的教学口诀,用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地理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的辅助教学软件,能够很好的解决书本知识枯燥、死板等弊端,使地理课变得动感、直观、形象、生动。在鲁教版教材应用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与其他教材相比,鲁教版教材对知识点讲解的更加深入,要求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需要更直观的教学资源与形式来打开这一瓶颈。多媒体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巧妙的将这一问题成功化解。教师在地理课堂应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图片,以及音乐资源,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也达到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课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点的对在网络、文献上搜索一些关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视频、图片资料,并且将同样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鲁教版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经过师生课前的精心准备,学生对该现象的成因、影响会形成一定得印象,更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中,将课堂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三)合理利用图表 无论传统还是现代的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更有层次的接纳地理知识,在笔者对鲁教版教材多年的运用于教学中发现,图表与鲁教版中的知识点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课堂中,教师在解答的时候,要围绕着“图”(地图,插图,图表等)来,因为地图把形象和抽象的概念结合了起来,是地理学习关键方法。学生看老师能从地图中知道这么多,他们自己也就渐渐会用图了。会用图,会分析图,会记忆图。地理也就学到了大半。例如:在海洋地理知识的讲解中,可以引用“海底地形图”,解析海底主要的地貌形态及特征,并归纳出海底地形的分布状态与规律。 高中地理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改革之后地理教育者很大的挑战,不但要求教师教授知识,更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配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运用媒体教学、书面教学等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尝试,努力探索学生地理学习的新方法、新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达成探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4):78-80. [2]张建国,陈承利.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J].当代青年研究,2010,(5):60-63. [3]钟崇先.对新升格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4):11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