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时间:2014-04-21 17:47 点击: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与高校教育事业相关的众多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面对这些问题的呈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与高校教育事业相关的众多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面对这些问题的呈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了。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良好建立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1-0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面对全校学生主体展开的育人工作,它涉及高校学生的思想形成,身体健康发展,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单一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成为了高校教育部门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可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成为必然。

  一、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人性化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人性化也逐渐被广大教育者应用到教学方式中去,同样的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性化,以一个以人为本的模式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发展。因此如何以“人性”为中心去构建一个适应学生发展,并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模式是极为重要的。

  (一)把学生发展放在管理首位

  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和其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所以作为一个高校教育者首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同样的作为教育者要对学生的实质进行关注,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特征给与每个学生适应自身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发光点都得以展示。其次是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影响学生自身发展的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感悟他们内心的实际想法从而更好地通过活动来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再次是尊重学生的选择,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中,老师的“唯我独尊”,对学生权利存在的无视是一个严重的管理错误。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要求给与学生个人选择权利,包括学习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因为学生对课程和生活方式等的自由选择,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能力方向等方面。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关注到学生的个人选择,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并从旁给以适当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发挥教育者的管理地位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都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人们普遍地了解为教育者拥有对学生行为管理的权利。但是实际上教师只能被动地去管理,并没有实质权利与发言权,这导致教师在学生中没有威严从而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教师们的管理地位亟需发挥,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学生管理人。一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立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其内在潜力。二是完善教师体系。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发展培养也应该受到重视,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师进行多方位培训,并且对教师体系进行完善,以不断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