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行专业化和法制化相结合模式管理 随着我国对教育力度的加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我国目前阶段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的专业管理知识也只是局限于所管理学校的范畴之内。面对我国高等学校扩招的趋势来看,高校学生人数必定会不断上升,但是学生人数增多了而拥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并没有随之增加,长期下去必定会导致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崩溃。因此,从专业化知识入手抓管理人员是大势所趋。一是从选拔管理人员方面入手:要求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的人才能最终录用为学生管理人员,二是加强在任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来加强他们的能力。三是建立相晋升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专业化知识加强的同时也要加强法制建设,目前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分散不统一,不严谨等不足。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对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建设进行完善,为高校依法管理打下法律基础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管理模式开放化 封闭式管理是我国高校一直以来沿用的管理方式,这种传统不开化的管理方式就像把学生困于一个“鸟笼”之中,不但限制了学生的个人自由和学生个性发展,还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是一个充满着创新气息的社会,在各行各业纷纷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下,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适当创新,进行开放式管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再者,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管理。 四、建立健全困难学生救助机制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 高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教育机制,高校学生是来自我国四面八方的学子,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其中来自农村家庭的占了高校学生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院校,农村学生更是高达60%以上。但是随着我经济的繁荣发展,高校的收费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致使很多农村学生难以支付所需费用,学费欠缴现象也愈演愈激烈。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各高校可以建立勤工助学部门,通过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对无法缴费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资助,或者通过勤工助学渠道提供给他们相关工作,以解决他们的日常花销,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的压力不断地打压着学生。因此学校应该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咨询部,对就业迷茫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走出压力误区,培养先就业再择业意识。 总之,不管是从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角度出发,还是从我国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当前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落后已经是不可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手段来建立一个良好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不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发展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彭艳红.坚持以人为本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 [2]林凌.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刘泽坤.浅议信息化条件下的院校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 [4]刘雷.高职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