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系列的团体辅导式的实验研究,帮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高适应新生活的能力。研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从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待物、异性交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对普通高中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显著提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特别对提高陌生交流、交际交友、异性交往、人际交谈的方法和技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得出结论,团体辅导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有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昆明主城区;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 [基金项目]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MZ11003) 一、研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时期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人际关系是影响到高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学业成绩乃至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业负担非常重,加上高考的压力,所以很多普通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因为升学等压力,甚至有些忽视和谐人际关系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建立积极和谐人际关系在高中生中至关重要,当然要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需要探索的,可能有多种未知的途径和方法有待探索,但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普遍推行的是简单的说教式的知识传授,以及身教式的模仿方式。这些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学生往往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因为孩子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所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尝试开发一套能提高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式辅导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能满足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也能成为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目的:增进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和社会的适应性,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和谐成长和发展。 2.意义: (1)通过对高中生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待物、异性交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的调查研究,不断的完善高中生人际交往理论及操作经验。 (2)通过全面系统的实验性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促进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和完善,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昆明市某校高一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人际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探索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技巧、途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探讨在校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取向,总结提出针对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教学的思,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辅导方略,进而开发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操作方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素质的提高。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突破性的实践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和实效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是昆明市主城区一所重点高中学校随机抽取的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共计两个教学班,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实验组66人、对照组62人,共计254人次。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结果分析:(见表2)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结果 注:*P<0.05,**P<0.01,***p<0.001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进行前测后,结果发现:两组各因子及总分的均值和标准差相差不大,且t值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说明组间差异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总体及各因子处于同一水平、属于同质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