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2)

时间:2014-05-07 15:27 点击:
三、突出化学学科特点,找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1.充分利用化学学习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创造化学美的源泉,经常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欣赏感受化学美,提供学生审美创美的时间和空间,就

  三、突出化学学科特点,找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1.充分利用化学学习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创造化学美的源泉,经常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欣赏感受化学美,提供学生审美创美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消除对化学的误解,激发探索化学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这一性质时,向学生展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形成美丽的喷泉、使气球不吹自大等实验,学生啧啧称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这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理,他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2.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

  为更深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根据已学知识来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找出最佳方案,产生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达到情感的升华,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实验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实验都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索,达到更深层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探究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例如:在讲中和反应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学习:①在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并观察实验现象;②为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现提供以下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等,请各小组讨论,看那组找的方案多,由小组长记录每人的方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组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来做实验,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坚持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9.

  【2】张大均郭成.《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赵丽琴.《怎样让孩子爱学习》[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7.

  【4】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队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