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初中在学生整个教育阶段是重要的阶段。而语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体验式阅读教学它突破了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为课堂的“主人”。由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所以,初中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初中,采用体验式阅读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亲力亲为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独到的领悟。 二、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地发挥体验式阅读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课堂效果。 (一)情境体验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就是按照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情景,深层次感受作者文章的内涵,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文学素养,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当形象的事物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相关联系,唤醒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景。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音乐能够超越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美妙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心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进入文章的情景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阅读文章,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蒹葭》一文时,可以播放歌曲《蒹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让学生领略柔美的秦风,感受文中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二)人物体验 人物体验是学生在掌握文章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实施角色扮演,从而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创造性解读,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角色,进行朗读。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夏洛克的残忍与贪婪,鲍西亚的智慧,安东尼的慷慨等,对学生进行一场善与恶的德育教育。 (三)扩读性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材所囊括的知识点比较少,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事物带进课堂中,或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时,教师可以布置一次“体验式”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对父亲的背影所折射出的感情有更深理解,还有助于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多角度吸收知识,教会学生把零散的小知识点串联起来,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扩读《水浒传》,把教材中的“节选”作为开启长篇文章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阅读名著”的大门,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法是符合我国新时期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育观的,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是语文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