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浅谈汉语中的女部字与文化的性别歧视(2)

时间:2021-05-08 09:23 点击:
二、褒义 汉语中有不少女部字是褒义的,字面上看起来是传达好的意义字,但这却恰恰说明,好、孬都只与女性有关,因为女性只是被观赏物,是客体,而男人才是观赏者,是主体。作为客体只能被动地被主体评判。观赏者则

  二、褒义

  汉语中有不少女部字是褒义的,字面上看起来是传达好的意义字,但这却恰恰说明,“好”、“孬”都只与女性有关,因为女性只是被观赏物,是客体,而男人才是观赏者,是主体。作为客体只能被动地被主体评判。观赏者则无所谓好或孬,他们的功能只是对被观赏者进行褒贬、判断、评定。

  其他含褒义的女部字往往不是和封建礼教就是和姿色有关,是女人地位低下的另一种表现,女性的命运如草芥,被男人视为玩物、花瓶,供男人茶余饭后品头论足,任人践踏,卑弱而可怜。

  下面依旧以若干例子来分析:

  先看“好 ”字。“好”本义含褒,仔细分析可看出它暗指女人生子 (尤指男子 )才好。据甲骨文记载和学者研究,殷朝武丁王的妻子之一“妇好 ”,就因她生孩子多而得名“好 ”。人类的生产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女性承担了繁衍后代的任务。这对于补充劳动力非常重要,在当时环境中受到尊敬和崇拜。这表明女人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在她的生育能力上,因此许多时候女人都被当做生儿育女的工具。“好”在《说文》中的意思是“美也,从女、子”,这时尚未发展为好坏之意,从字形结构上来分析,女和子共存便是美,这是人们心理上的感觉。也许这个女子外貌并不美,但是字的结构或许能体现当时人们对自身生产的重视,女子有子就很美好,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再看“婉”字。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说:“顺也。郑风传曰。婉然美也。齐风传曰。婉,好眉目也。从女。”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女子三从四德才是她们最大的本分。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男性统治者们打着所谓的女性美好德行的旗帜,堂而皇之地用这些伦理纲常来约束着女性,正是变相地用含褒义的女部字来传达男女不平等这一事实。

  《说文》:“娱,乐也。从女吴声。” “娇 ”字,“娇,姿也。从女乔声”。恰恰揭示了欢乐、愉悦离不开女,似乎无“女”不成欢,潜意识中把女性当成了愉悦的工具。反映出男性对女性的兴趣所在及女人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女性只是取悦男性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她们要依附于男人,让男人保护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本身为褒义的字却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一种对女性的歧视,女性的地位仍旧低下。

  三、中性

  此类在女部字中的数量最多,虽说多为动词或称呼,但依旧不能掩盖这些字隐隐透出的性别歧视观念。

  先说“娶”。 “娶”在甲骨文中由女和取的象形组成 。“取”在甲骨文中由“耳朵”和“手”的象形组成,意为抢和捕获。古人抓获了奴隶和俘虏后,用手割去耳朵,这就是“取”的本义。因此,“娶”最初指抢女人为妻,反映了古代的劫婚制。“取”、“娶”原本同字,后为区分“取”的本义和引申义,特为娶妻义造了一个“娶”字,意为将女人拿回家做老婆就像拿回一件普通日常用品一样。女性就好比是男性的物品,不仅可买卖,而且可送人。别说一般的女人,即便是貌若天仙的美女,也难逃被当做物品买来送去的命运,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就是范蠡买来送给越王勾践的,还有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是吕不韦为了以后的权势送给秦庄襄王的。

  再说“嫁”。“嫁”、“家”本为同字,后人特为“家”的出嫁义造了“嫁”字。因此,在古人的眼中,女子终将属于他姓人家,只有出嫁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嫁 ”字所暗含的性别歧视最具隐蔽性。根据学者吴岱容的研究,“嫁 ”的另一个意思是“卖 ”,古汉语中常有通假字,“嫁 ”通“贾 ”,而“贾 ”的意思为买卖 。在古代,确实存在着买卖婚姻的事实。就算是今天,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山村,娶媳妇也需花钱去买,不同的是在古时这种买卖婚姻是合法的,一个男人在急需钱财时,可将自己的妻妾卖掉,而女人也只有认命。如此看来,今天的拐卖妇女现象如此严重,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

  再看“妇”字。“妇”的繁体字写作“婦”,在甲骨文里像一个跪着的女人手握一把笤帚 。因此, “妇”即手拿笤帚扫地的人,本义指妇女就是嫁到别人家里从事打扫等家务活的女性。从词源上看,“妇”与“服”和“伏”的上古发音很接近,是同源词。许慎在《说文》中将“妇”解释为“服”。虽说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和不足为信,但这毕竟也反映了妇女在古代的社会地位。这也表明,女性的生活圈子就仅仅局限于家庭、亲戚之间。从五代、宋朝一直到清代末年都有女子从小就裹足的恶习,而这样的用意就是不让女性出门,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四、结语

  总之,男性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广大女性失去了话语权。因此,就算汉字中女部含贬义的字数最少(如前表),在汉语的女部字中,无论本身是含贬义的,还是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女部字都能反映出文化中典型的对妇女的歧视。但是要知道,尊崇也好,欺凌也罢,母爱的伟大、女性的细腻和柔美是永不可拒的。通过这些女部字,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包蕴的华夏女性文化观念,也使我们进一步领略到了汉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赵爱武. 从《说文解字》女部字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王德周.近十年对《说文》体现的文化现象的研究[J].聊城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