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意象喻指分析

时间:2014-07-07 17:07 点击:
[摘 要]莫里森的《恩惠》描写了北美殖民地蓄奴制初期背景下北美农场主雅各布(老爷)和他家中几位帮手的生活。本文运用盖茨的喻指理论,对文本进行意象喻指分析,透过表层语言探讨莫里森对于自我追求和非洲文化的另类书写,从而提示莫里森关于人性的思考和对

  [摘 要]莫里森的《恩惠》描写了北美殖民地蓄奴制初期背景下北美农场主雅各布(老爷)和他家中几位“帮手”的生活。本文运用盖茨的喻指理论,对文本进行意象喻指分析,透过表层语言探讨莫里森对于自我追求和非洲文化的另类书写,从而提示莫里森关于人性的思考和对祖先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关键词]喻指;身份;命名;鬼魂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19 — 02

  一、引言

  美国文艺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非裔美国文学理论:喻指理论。“这种委婉的表意方式从文字字面本身看可能与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毫不相干,但可以通过非裔文化中约定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符号的理解方式间接地达到进行交流的目的。”喻指理论分为三个部分,语言、意象和文本间的喻指。前两者是指运用特定的语言方式和形象表达“言此意彼”的喻指手段,后者指作家以不同的语篇对同一文学主题的深化和发展。

  盖茨喻指理论的创建为研究非裔美国文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众多非裔美国文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首推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妮·莫里森。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的她以炽热的情感、简短而富有诗意的表达和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而闻名;2008年推出新作《恩惠》,讲述北美殖民地蓄奴制初期背景下北美农场主雅各布(老爷)和他家中几位“帮手”的生活。以其中一个抵债而来的少女弗罗伦斯的成长为故事主线,雅各布、丽贝卡、丽娜还有“悲哀”等其他人物使这部小说变得丰富而温暖人心。本文主要是从意象喻指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和情节,从而揭示作者情怀及作品主题。

  二、寻找合脚的“鞋子”——女性性征与身份喻指

  鞋子,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鞋”这个词共在文中出现35次之多。“故事从那双鞋开始。”小主人公弗罗伦斯被抵债之前,穿过奴隶主夫人的一双旧鞋(后被陌生女人强行夺下),抵债后她来到农场,莉娜为她缝过一双鞋(后被搁置一旁);寻找铁匠时她穿上老爷的靴子(后被铁匠收留的小男孩偷走)。历经坎坷的她一双鞋也没有留下,赤脚走回了农场。

  英国心理学家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证明了足恋和鞋恋的存在。弗洛伊德认为,“凡中空的容器 ( 如船等) 均代表女性生殖器”那么鞋这一意象正好与此吻合。在弗罗伦斯八岁的时候,乞求得到一双鞋子,悯哈妹(妈妈)很生气,读罢小说可知,悯哈妹生气的原因是女儿发育过早,已经体现出女性的特征,再穿上高跟鞋,她担心奴隶主心起邪念,女儿也会因此重蹈自己的覆辙,便借机把鞋子收到围裙里。小弗罗伦斯少儿时期,女性的性征就这样被妈妈不得已压制了下来。在之后的八年,弗罗伦斯渐渐长大,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有了一定认识但仍很模糊,被派去寻找铁匠时,她穿上了老爷的靴子,她认为“那是给男人而不是给女孩穿的”〔2〕(P2)她有想法,明确自己是一个女孩,但是她没有反抗,因为 “老爷买了”她。当她找到铁匠,铁匠收留的小男孩偷走了她的靴子,那是老爷的靴了,这一路艰难前行,都是这双靴子在保护她。她几乎等同于那双靴子。但当靴子索要未果并被心爱之人无情抛弃时,伤心欲绝的她只好放弃。

  她以为奴隶主夫人的鞋能保护她,那被视为淫荡的象征的鞋被悯哈妹藏了起来;她以为老爷的靴子能保护她,那靴子却被小男孩偷走,并与她的爱情一同夭折。到底什么能保护她?或许只有她自己。返程之路令双脚疼痛不堪,但身体越痛,心反而越坚硬。当“脚底板和柏树一样坚硬”时,她意识到,所有那些她渴求或赖以生存的鞋子都不属于她。无论她穿上哪一双鞋子,那鞋子都属于别人,换言之,她也附属于别人,从奴隶主到雅各布,再到她信以为归宿的铁匠。从这个层面讲,鞋子除了代表女性的性征,同时也象征着女性的自我身份。没有了鞋子,没有了保护,却也没有了束缚。弗罗伦斯对于别人鞋子的放弃恰恰是对自我身份的建立;那自由的历经磨难的双脚,走出了茧子,也走出了对真我的追求,丢了鞋子却找回了自己:她再也不是谁的附属,她,只是她自己。

  三、从“Sorrow”到“Complete”——命名喻指

  适当的名称是身份外显的确定符号。在《所罗门之歌》的扉页,莫里森写道:“父亲们可以高飞,而孩子们会知道他们的姓名。”可见莫里森对命名的重视:非裔美国人对自我身份的确定与渴望通过朴素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展露无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即便是奴隶也会被贯以奴隶主的姓氏,但至少,他们有名字。在小说众多人物名字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悲哀”了。“悲哀”——Sorrow. “Sorrow”一词的本义为“悲哀;悲伤的事”。“他们叫她‘悲哀’已有很长时间了”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或在意她的真实名字,因为她是个弃儿。而“Sorrow” 正反映出了她的遭遇和人们对她的怜悯之情。未在陆地上生活过的“悲哀”在一次洗劫中幸免遇难,懵懂无知的她被两兄弟叫去,发生了“隔板后边发生的那事”后,竟然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情况下有了孩子。无人保护,受到凌辱,年幼怀孕,没有出路,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也许她唯一的幸运就是,经历如此之多,她仍然活着。“Sorrow”这个名字足以概括小女孩的命运,另一方面,此名字与女孩的天真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的命运已是悲哀,她却毫无察觉。“悲哀”另一幸运之处就是她碰到了老爷——雅各布。她怀着身孕,什么都干不了,但还是被老爷收留,带回农场。只是,她始终被其他人嫌弃。几经周折,她终于在两个农场伙计的帮助下生下一个女儿。这个新生儿让“悲哀”性格上产生了巨大逆转。她“停止了游荡。如今她开始料理日常杂务,一切围绕着宝宝的需要来安排,对别人的抱怨一概充耳不闻。”“她不再那么稀里糊涂,应付日常杂务的能力也提高了。”她曾凝视女儿的眼睛,对她说“我是你的妈妈”“我的名字叫‘完整’”此处出现了另一命名“完整”,一举将小女孩“悲哀”的故事推向了高潮。

  “完整”在原著中为“Complete”,本意即为“完全的,完整的”。这是“悲哀”为自己起的另一个名字。可以说是一种启示性命名,这不单单是名字的改变,更是小女孩悲哀在心态上的一种改变和成长。这份母爱尽管懵懂,却唤起了女孩自我意识的觉醒!从“Sorrow”到“Complete”,女孩的心灵逐渐强大,没有什么比自己更值得信任,她要保护她的孩子,没有人能再让她们母女悲哀,她的爱使自己变得更完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