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华南虎》是中学教材的一篇课文,它是诗人牛汉在湖北劳动改造时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这样一首内蕴丰富的诗歌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教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怎样的效果是值得教师用心思考的。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其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相对全面的综述和评议。 关键词: 《华南虎》 教学综述 评议 《华南虎》是诗人牛汉在1973年6月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期间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华南虎》一诗展示在特定时代诗人遭受了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他并未屈服,表达了中国人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顽强斗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人格气概。下面通过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展现做相对全面的综述和评议。 一、综述 从15个课例来看,《华南虎》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1)读准字音,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本诗;(2)通过朗读和鉴赏词句的方式勾勒华南虎的形象,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介绍诗歌背景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主要教学内容:有的以反复朗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以赏析华南虎形象为重点,通过精读课文和逐句分析,还原诗中的华南虎形象,体会意象蕴含的深沉情感;有的重在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讲解诗歌的象征手法,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义,学习华南虎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坚强不屈的精神。 1.教学内容重在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现代诗歌。诗歌相比其他文体往往具有篇幅短小,情感充沛,富有音韵和节奏的特点,因此较适合通过吟咏的方式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品味诗歌隽永的语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刘丹丹老师《华南虎》的课堂教学。刘老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接着对诗中的生词进行讲解,扫清了生词障碍。刘老师请学生举手朗读并进行评价。评价过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齐读课文,读完课文,老师泛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回答时把依据的原文找出来。 2.教学内容以赏析华南虎的形象为重点,通过精读课文和逐句分析,还原诗中的华南虎形象,体会意象蕴含的深沉情感。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刘老师在朗读了一遍课文后,立刻要求学生以关键词的形式形容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并找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答案。接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发问上台写关键词的同学,让学生解释关键词的得来,对诗中词句展开联想。如一个学生提到老虎“不肯屈服”时,老师引导其带领全班同学深入文本中,赏析“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通过精读课文,深入分析重点诗句,勾勒华南虎的形象气质,揭示华南虎形象蕴含的不羁性灵,充分关注华南虎形象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不仅仅将它当做自然界的动物看待。
3.重在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讲解诗歌的象征手法,体会华南虎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华南虎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坚强不屈的精神。具有典型性的是凡老师的课堂教学。凡老师在导入阶段选取两首歌曲,一首借物喻人,一首直接抒情,但表达同样的主题。他让学生比较优劣,学生纷纷选择具有象征意味的《小白杨》,他对象征手法生动讲解,引出课文。老师出示诗人牛汉的个人资料,让学生结合诗人背景阅读诗歌。深入阅读后,通过诗歌创作时间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最后简要分析课文,引用张志新、林昭等史料,进一步指明“华南虎”不仅是一个可怜的动物,更象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广大遭受迫害却坚强不屈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