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小波《黑铁时代》中的歌仙刘三姐,是拥有美丽的歌喉但外貌却极其丑陋,热切渴望爱情的悲剧性典型形象。作者出于对人类社会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宿命论的追问,充分发挥作者的“审丑”趣味,为文学画廊又增加了一个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 关键词:《歌仙》 刘三姐 悲剧形象 王小波的早期小说《歌仙》是王小波小说《黑铁时代》中篇幅最短的一篇,其中的主人公刘三姐外貌奇丑,但拥有美丽歌喉,且内心善良的女性形象,给读者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并且使得读过《歌仙》的人都对歌仙刘三姐印象深刻,内心饱含同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刘三姐的美学形象,首先是表现在外在的形象上,王小波笔下的刘三姐是一个外貌奇丑的女子,她的丑陋王小波给予了形象生动的正面描述:“我们的刘三姐长得可怕万分,远远看去,她的身形粗笨得像个乌龟立了起来,等你一走近,就发现她的脸皮黑里透紫,眼角朝下搭拉着,露着血红的结膜。脸很圆,头很大,脸皮打着皱,像个干了一半的大西瓜。嘴很大,嘴唇很厚。”{1}这是王小波运用比喻、夸张、白描的手法正面描写的刘三姐的丑陋外貌,这些手法的运用,把刘三姐的丑陋外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一个外貌奇丑的女子形象瞬间就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 但在刘三姐丑陋外表的覆盖下,她却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内心:“刘三姐容貌就是专门这么可怕,但是心地又是特别善良,乐于助人,慷慨,温存,而且勤劳。镇上无论哪个青年穿着脏衣服,破鞋子,她看见都要难受:为什么人们这么褴褛呢!她会把衣服要来给你洗好、补好的。不然她就不是刘三姐了……”{2}总结起来,她勤劳肯干,任劳任怨;她体谅别人,善解人意;她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知道自己丑会吓到人就独自找个土楼居住,而且白天都不出门吓人…… 王小波赋予了刘三姐外貌奇丑的同时,赋予了她善良的心地,也赋予了她一个优美的歌喉,又响亮又圆润,刘三姐生活在美丽的阳朔,七月七日对歌习俗中,刘三姐以美妙的歌喉吸引了一个热情奔放的男高音,还称赞她的歌唱得好了,唱起了求婚歌……足以见她的歌声使男子倾倒。刘三姐半夜在土楼唱歌的场景也可以看出刘三姐歌喉不是一般的美丽动人。 刘三姐的形象,除了是个外丑内美的美学形象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她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她的人生悲剧、爱情悲剧、性格悲剧三个方面:出生时的家庭悲剧——家人都嫌弃她,远离她;成长中的环境悲剧——周围人物如对山歌的男子和邻居们都躲避她、害怕她,她被迫移居镇东一个没有人家的土楼上去住。这些都或多或少勾勒了她人生悲剧的情况。 恋爱时的爱情悲剧更是她悲剧形象的突出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她极力渴望爱情,勇于追求爱情。在七月七日对歌习俗中,她放开歌喉歌唱,勇于借歌声表达自己的爱,这是一个外貌丑陋的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勇气。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刘三姐最初的本心,最初她是勇于追求爱情的,对爱情的渴望是纯真的,她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希望过平常人的生活,走和平常人一样恋爱结婚的道路。而一般人如果自己长得丑陋,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她们会羞于表白,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会退缩,会畏惧,会担心害怕。但是刘三姐没有退缩,紧张之余还是大胆地唱出了情歌。而她的悲剧恰恰是在她勇敢追求后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对歌的男子一听她的名字就被吓跑了,刘三姐的第一次爱情失败了,爱情的悲剧从真心渴望爱情,勇敢追求爱情转入失败,揭开了刘三姐爱情悲剧的序幕。
第二,她希望有人不会介意她的外貌而喜欢她,与她在一起,对爱情依旧抱有纯真的期望。在决定见阿牛哥的前一夜,她幻想自己突然受到玉皇大帝的怜悯而让自己变美了:“她偷偷伸出手来,摸摸自己的脸,好像细腻多了。似乎吊眼角也比原先小了。粗糙的头发也比较滋润了……”{3}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女性对自己外貌的在意,对美貌自觉的追求。但是事与愿违,刘三姐依旧还是那样的丑陋无比,见到阿牛哥时依然是那样的吓人,此时,刘三姐的爱情悲剧达到顶峰,因为外貌的奇丑带来的心灵恐吓,预示着刘三姐爱情的彻底失败和彻底的悲剧性。因为自己的外貌极丑而伤害了自己所爱之人,使得最爱的阿牛哥得了白沙摇头疯,爱变成了伤害,怎么能说不是一种悲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