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整个现代主义诗潮里面,对传统的接续也是很明显的。这里涉及“传”者,即历时性的批判与继承前代的精华,加以传承下来。“每一时代现代主义文学较之前一时期都是呈层递发展状况,无可争辩地表明了它们之间隐含着的传统承继关系,各个时代的现代主义只不过从表面上还没有明显的连续性,而是呈过于醒目的阶段性,但每个阶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还是有迹可寻的。”[5]如象征主义向古代诗学“兴”、“象”的承续,现代诗派在李金发的基础上,完成了法国象征派与古典诗学的汇融,将的象征主义诗潮升到一个新的高峰。40年代冯至和九叶诗派则从西方现代诗学和古典诗学转向现代诗学的实践,走向更为狭窄的现代主义。台湾地区的现代主义与30年代的现代派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主张“横的移植”。至于80年代的朦胧诗则是五四文学传统的回归,也是现代主义诗潮在大陆的再生。这样,现代主义诗潮一条线,各个阶段之间传统性的承续是很明显的。 上述从纵横两方面分析了现代主义诗潮发展过程中的诗歌与传统的关系,他们不是单纯地继承和视为祖训,而是加以参照,加以补充,正如文学史中所描述的那样,“现代主义‘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6]因此,不仅是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要注意传统的承继问题,同时其他文学类别的发展也要注意这一点,这样文学才能有条不紊、有秩序地向前发展。 那么在未来的现代主义诗歌发展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现在只能拭目以待,不过现代主义诗歌也是时代和现实的产物,是人类的一种表达方式,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们能正确处理好古典诗歌传统、西方诗学传统及正在形成的现代诗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确看待现代主义诗潮内部的发展关系,正如王家新所说,“新诗的曲折历史已表明,它与古典诗歌传统并不是一种‘继承’关系,而应是一种相互修正和改写关系,一种互文与对话的关系;在富有创造力的诗人那里,这可能还会是一种‘相互发明’的关系”。[7]这样,的现代主义诗歌一定会朝着健康的方向继续发展,或沿着上世纪的诗潮路线,或重新形成新的诗潮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同道.二十世纪文学回顾 探险的风旗——现代主义诗潮回眸[J].文学评论,1996(3). [2] 汪剑钊.新诗前30年现代主义的流变[J].学术研究,1995(3). [3] 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4] 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论新诗潮[J].文学评 论,1985(5). [5] 朱寿桐.论我国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J].文学评论,1996(2). [6]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王家新.没有英雄的诗[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