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跨越历史长河的对话(3)

时间:2014-12-08 20:26 点击: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使用在《艺术家》中,已超出了传统默片中对观众进行叙事情节解释的作用,且摒弃了传统默片中破坏电影整体流畅性的担忧,反倒是通过强调性提示、多样化表现以及刻意增加的方式,解读了有关电影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使用在《艺术家》中,已超出了传统默片中对观众进行叙事情节解释的作用,且摒弃了传统默片中破坏电影整体流畅性的担忧,反倒是通过强调性提示、多样化表现以及刻意增加的方式,解读了有关电影的更多更复杂的背景资料,增加了电影本身的情绪渲染,甚至加强了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2.梦幻也真实 《艺术家》的出彩之处,还在于其在结构和表达上注入了现代元素。叙事中影片采用了嵌套式戏中戏的表现方式,并多次在影中之影(如《俄国情史》《爱之眼泪》《爱的光芒》等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复调式地展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发展的线索。而其表达乔治梦境时运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虽对早已熟悉各种视觉奇观的现代观众来讲不足为奇,然而出现在一部黑白色调的默片形式的电影当中,就让人倍感惊喜。此外,导演刻意为之的表现空间扭曲变形和倾斜的拍摄手法,也让观众身临其境,对乔治心理世界的崩塌感同身受。而这种形式与内容惊人的合拍,毫无任何突兀之处,实属导演功力了得。
 
   《艺术家》主题虽然采用了好莱坞经久不衰的情节剧叙事模式,但却并非是简单而传统的爱情片。如果说发生在同样背景下的经典影片《雨中曲》,是用饱和的色彩和振奋的心态,喜气洋洋地迎接一个新的技术时代的到来,那么《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纯真爱情,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了残酷的现实——美好的梦幻背后,有着时代更迭的苦痛、尊严的丧失、抉择的艰难和壮士割腕的妥协。在这部号称为音乐喜剧的电影背后,有着一种苦中作乐的哀伤,隐含着更多的人性思考和无限的唏嘘感慨。 
 
   3.寂静与喧嚣 当然,真正意义上完全区别《艺术家》与传统默片的地方,在于其无声与有声的精巧结合。例如在表现乔治梦境的那一场戏中,他看了有声电影后,回到自己房间,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能发出声响——玻璃杯放置声、车水马龙声、狗叫声、电话声……所有声音掺杂呼应,让他莫名狂躁,甚至一片羽毛掉到地上都能发出轰然巨响。这种突如其来的音效介入,打破了观众已经形成的默片观影状态,强大的听觉冲击对比,将一个习惯于静默的“哑巴”演员对有声时代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影片最后,乔治和米勒用踢踏舞方式连接了无声和有声时代之后,说出了全片唯一的一句话“with pleasure”,影片也以有声电影的方式结束,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导演在默片中插入声效的作用,显得非比寻常。
 
   三、跨时代的对话
 
   现代技术有着太多的陷阱,很多人因为急速变化的世界而感到恐慌。《艺术家》并非宣称默片才是唯一正确的电影艺术,更不是对数字时代的宣战。在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看来,“好的电影是时刻提醒人们为何爱电影的电影”。怀旧而非守旧,驱动他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是他对现代化的忧思和谨慎,是对何为真正的电影艺术的反思。
 
   选择与八十年前的经典进行对话,让人们重温那个用手势、眼神,或是微耸双肩、轻佻眉毛,或是唇边含笑便能展现复杂与魅惑的幻影世界。在那里,一个滑步便能制造浪漫,腮边点痣便是调动情思,美好而含蓄,纯真又俏皮,爱便是艺术的起点与终点。
 
   《艺术家》没有华丽的炫技,不制造夸张的声色迷雾,有的只是干净与质朴,细腻和从容,却依然不乏真挚感动,沁人心脾。
 
  ① [法]菲尔·赛姆斯:《〈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访谈》,曹轶译,《世界电影》2012年第3期,第176页。
 
  ② 张欲晓:《〈艺术家〉:向默片时代的致敬》,《电影文学》2012年第21期,第96页。
 
  参考文献:
 
  [1] 王.还原默片本来面目[J].现代电影技术,2011(4).
 
  [2] 张妮.电影与文化怀旧——以《艺术家》《我与梦露的一周》为例[J].电影文学,2012(21).
 
  [3] 孙萌.轮回的路径——从《艺术家》与《钢的琴》看诗兴怀旧电影[J].文艺研究,2012(8).
 
  [4] 邵吟筠.不如来跳舞——《艺术家》中的身体叙事[J].当代电影,2012(7).
 
  [5] 黄框字.电影默片话语特征论析[J].开放时代,2001(6).
 
  [6] [法]菲尔·赛姆斯.《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访谈[J].曹轶译.世界电影,2012(3).
 
  [7] 张欲晓.《艺术家》:向默片时代的致敬[J].电影文学,2012(2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