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戏的召唤
父亲那时在西宁的一所中学教书,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回家来,与同村的老师同学们在我家新院北房排戏,他们排的叫“文明戏”。
有一天“文明戏”在杨家庙的戏楼上上演了。节目多是宣传抗日的内容。宣示日寇侵华的暴行,以唤醒抗日的民族意识。
《黄河边对口唱》向老百姓讲述民族灾难,《松花江上》则沉痛追述东北同胞失去家园的悲惨生活。独幕剧演出正酣,洞房花烛夜却是日本兵行凶的场合,新娘正遭受强暴,抗日游击队员的丈夫躲在立柜后面,一颗仇恨的子弹结束了兽行,夫妻二人高举枪杆,携手并肩,奔向抗日战场……
《抗日小唱》和《黄水谣》的演唱,让平民百姓认识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和残暴的嘴脸,播下了对日寇仇恨的种子。
同胞们齐听我来唱,
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
几十年来练兵马,兵强马又壮,
一心要把中国亡。(抗日小唱)
河里水,黄又黄,
东洋鬼子太猖狂。
今天烧了王家寨,
明天又烧张家庄,
……
这样活着有啥用,
拿起刀枪干一场。(黄水谣)
“文明戏”的演出,是民族自强意识的觉醒,是全民抗战心声的召唤。老百姓也才懂得了一场灾难的制造者,也才知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日本军机轰炸西宁
抗日烽火连天,烧红了中华大地。
抗日烽火熊熊,烧红了少年儿童的心。
体育课上的队列训练,喊的口号不是“一、二、三——四”,而是“打倒列——强”。小小年纪朦胧中只知道“列强”就是日本,日本就是“列强”。知道日本残杀我同胞,侵占我东北,日本才是我们民族的仇敌。于是这“打倒列强”喊得格外慷慨激昂,格外气势磅礴。
我们的防空演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操场上铃声紧促地摇响,这是紧急警报。老师随即高声叫道:“啊,你看敌人的飞机正向我头顶飞来,不许喧哗,不准乱跑,三人一堆,五人一群,迅速散开!”大家正在上课,有序地不惊不慌涌出教室,分散开来。三五人分开蹲成小堆,静静地躲在合适的位置,一动不动,肃静无声。老师过来检查,纠正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