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三段式镜头。宫崎骏在二维动画影片中表现3D空间感的手法常被称为宫崎骏三段式。即通过场景设计和调度,让角色或道具在场景中按左右、上下、进深3轴方向多次运动,以延伸观众对画外空间的想象。这种手法能让影片的空间感丰富,产生平和舒缓的影片节奏,但也同时造成了过场戏镜头过多的缺陷。二维空间的3D表现同样适用于描写人物,对主要人物的刻画经常要用三个并列镜头来表现,第一个镜头从用中景镜头正前方拍摄角色,交代角色外貌,第二个镜头全景镜头从侧面拍摄,交代角色运动的方向,第三个镜头顶视图大全景拍摄角色的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
(三)虚拟三维空间的真实感
作为皮克斯第一部3D立体电影,《飞屋环球记》是继《超人总动员》后皮克斯第二部以人类为主角,并被定为PG级的影片。三维动画电影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真实感和实效性。与真人实拍电影不同的是,这种真实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利用虚拟计算机技术刻意制作的假象。电影的逼真感来自造型形态的逼真特征,也即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场景、道具、服装、化妆以及色彩、光线等的形状、神态、质感、效果的逼真感,是一种视觉的逼真效果。银幕虽然能映射出客观世界固有的光、色、声、运动诸般元素,但毕竟是以两度空间的平面图像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世界的。
在影像本身,真实感可以创造更多的认同感,尤其在三维动画中,对自然景物的还原已经达到了超真实的效果,甚至比真实的色彩、细节还要细腻和逼真。在更多的细节中,由于三维技术的不断更新,真实感和逼真程度逐渐成为技术前沿的风向标。在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新的理论,即超真实感的运用。利用动画技术制作不真实物象更为微观、细致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医疗动画、仿真技术、虚拟展示中,都有运用。
从第一部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开始,皮克斯公司一直在技术上不断更新,逼真程度与日俱增,到了《美食总动员》时,老鼠精细的毛发和透明的皮肤,以及在棉麻质地的帽子里透明的光感下的影子都非常逼真,《飞屋环游记》在发展中的三维技术使真实感不断升华,另外与真人拍摄合成的影片《精灵鼠小弟》,可能是真人与动画角色最天衣无缝的合作。
三、结语
影视的本质是叙事,要给观众讲什么样的故事,渗透着导演的构思与创造。这种包含着人文内涵的核心,是技术无法代替的。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思考是并行的,熟悉技术的导演会在思考中植入技术的预设。由于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共同担负着大众传播的责任。对于动画影片发展适当地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有所创新。研究动画视听语言的特性,利用其特性安排拍摄,可以使我们有条不紊地快乐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7.
[2]聂欣如.动画剪辑[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6:13.
[3][美]伯德维尔·汤尼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