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电影《黑天鹅》中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分析

时间:2015-11-03 09:43 点击:
探讨人类自身是电影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独立电影人的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有着充分的自由去用电影诠释他对人性的思考,他的《黑天鹅》便是一部思考自我的电影。电影《黑天鹅》是一部个性十足的舞蹈故事片,一般的舞蹈故事片或讲述主角的成长,或讲述舞台背后的
  探讨人类自身是电影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独立电影人的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有着充分的自由去用电影诠释他对人性的思考,他的《黑天鹅》便是一部思考自我的电影。电影《黑天鹅》是一部个性十足的舞蹈故事片,一般的舞蹈故事片或讲述主角的成长,或讲述舞台背后的秘密,由于舞蹈本身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因此大多数舞蹈片都具有积极、正面的精神传达,而电影《黑天鹅》故事本身也是讲述女主角妮娜为了饰演好黑天鹅这一角色,为了成为完美的天鹅皇后而做出的一切努力与挣扎,最终单纯懦弱的妮娜在电影结尾完美地演绎了黑天鹅,走向了自己追求的完美,但与此同时,在巨大压抑与恐惧之中,妮娜也走向了自己人生的终结。
  在整部电影中,妮娜的蜕变并没有给观众带来鼓励,而是让受众跟随妮娜的内心蜕变感受到了来自人内心的恐惧,审视了现实被压抑的人性。电影《黑天鹅》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为题材,就必然要在电影中涉及到舞蹈段落,而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显然有着深厚的叙事功底,在他的执导下,这些优美的芭蕾舞蹈片段不仅刻画了人物内心的转变,而且在整个电影情节发展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变化中的人物内心蜕变
  艺术是一种人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载体,舞蹈是人们利用身体语言去传达自身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很好地利用舞蹈这一特性去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主人公妮娜内心的变化。
  (一)在舞蹈段落中完成对人物的塑造与展现
  电影《黑天鹅》的开头便是妮娜在舞台中的一段独舞,一束舞台灯光从高处照射下来,这是整个镜头画面中的唯一光源,而镜头全景式的处理让妮娜独自站在了画面中,光影之间营造出一种疏离感,而摄像机的视角也迫使受众以一种距离感来感受电影开篇处的妮娜。随后镜头直接切到妮娜脚步舞蹈动作的特写,这种极具美感的足尖艺术被妮娜完美演绎着,但画面与前一镜头如出一辙的冷色调也使得整个両面显得有些清冷,这又与《天鹅湖》本身的交响乐形成一种对比。在这一舞蹈段落中,轻盈的足尖、优美流畅的旋转以及手臂的柔美挥动等动作无疑体现了女主角如白天鹅那般优雅纯洁,但整个镜头画面的疏离感与淡漠感又让受众感受不到妮娜在优美旋转中的情感,妮娜的舞蹈动作是完美的,但感情上她是孤独的,这种舞蹈状态也塑造了妮娜的开篇形象。
  在电影中,让妮娜时刻感到被威胁、被替代的是舞蹈演员莉莉,莉莉身上有种天然的危险、诱惑的气息,那正是演绎黑夭鹅所必需的。而导演也利用了莉莉在舞台上的表演凸显了莉莉的人物性格。莉莉的首次舞姿展现是在芭蕾练习室中,她身穿黑色的衣服,动作随意洒脱,面带笑容,在回转时碰到男演员怀里时,她笑得更加开心,更像是若有若无地诱惑着男演员。莉莉的舞蹈并不追求动作的标准与完美,更像是一种恣意随性的游戏,这种舞蹈中所表现的态度正是莉莉本人性格的体现。对莉莉人物性格的塑造与纯洁的妮娜形成一种对比,这种人物性格的差异也在随后的筹资聚会上有所展现,妮娜在卫生间内匆匆冲掉手上的血迹,面对外面莉莉急促的敲门,还要先对着镜子整理一下仪态和表情才去开门,而随后进来的莉莉却当着妮娜的面,直接从裙子内脱下内裤放到手拿包里,这直接表现了二者性格上的差异。莉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像是妮娜的一面镜子,妮娜时刻把自己的黑天鹅表演与莉莉的表演相对照,在电影开始,莉莉那种毫不做作的表演是她要极力模仿的,而到电影最后,妮娜内心的阴暗面被逐渐挖掘之后,妮娜对莉莉是恐惧和嫉恨的,她害怕莉莉会代替自己,从而心生幻象,杀死了自己臆想中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她自己,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解脱,跳出了完美的黑天鹅。电影对莉莉的舞蹈进行表现和角色塑造,最终还是为了烘托妮娜这一人物形象。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