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播:便捷,更广泛,裂变式效果 微博图片拍摄的时效性,突出表现在拍摄者在新闻现场随拍随发,没有复杂的后期制作,也没有把关人的审查,所以传播便捷快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网友接收到新闻。在微博上传播的新闻图片,一定程度上弥补着传统媒体的滞后及缺位。尤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图片表现更突出。 不但如此,如果图片激起大家的兴趣与关注,他们就会转发,这样图片的受众数量在短时间内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微博图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就像核裂变一样,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两个再分裂为更多,并在分裂中释放出巨大能量,不断扩大传递范围,不断的增加能量。 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引发大海啸,破坏空前。灾难发生时,在日新浪网友用微博直播现场,震区内外网友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发起寻人报平安活动。灾难发生72小时内,日本地震的相关微博近1400万条,地震寻人的微博超过22万条。地震发生后,受灾现场的状况就通过图片微博在第一时间被人们所了解,裂变式的信息传播,能让更多人同时了解此事,这时时的讯息能为现场的救援,受灾群众家属的寻亲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热门图片微博的社会作用 图片微博自从出现就有其突出的优点,被广大网民所喜爱,那些被多次转载并评论的热门图片微博更是备受瞩目,产生了很大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一)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如今图片微博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影响力,网友通过微博平台就可以参与到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行动中来。通过现场图片,为大众提供社会真实,影响社会议程设置,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或进步。无论是什么新闻,只要是网友觉得有价值,就会在网上疯狂的转播加评论,纷纷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这样裂变式的传播效果,怎能不引起社会轰动。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图片微博,经过网友的转发,就引发了社会关注。 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发现了在人际交流中对他人态度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会加快信息的传播并扩大影响。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2]。在热门图片微博传播中,那些加“V”认证用户和草根意见领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逐渐在微博中形成“沉默螺旋”效果,大量网民参与到新闻的评论中,而且绝大部分是对政府部门的不满意见。 2013年9月,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6岁初三学生杨某发微博质疑该县一名男子非正常死亡案件有内情,此条微博被转发超过500次,被警方认定是在网上发帖造谣,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拘。一名16岁的少年,只是因为发帖质疑一个案件有内情,就被刑拘,此事立刻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并纷纷人肉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公安局,一份甘肃省威武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照片曝光了公安局局长白勇强行贿的罪行,更令人惊奇的是,白勇强行贿不但没遭到惩处反而升职,这个消息瞬间激起了网民的愤怒。事情仅过3天,这位公安局长就被免职。 2012年8月26日,“表哥”杨达才在车祸现场的微笑出现在新华社拍下的的现场图片中,这张照片在微博中流传后,惹得网友非常不满。短短几个小时,关于杨达才的搜索量已经达到5万。“微笑门”一出,网友们进行了深层次的“人肉搜索”,最终挖出了杨达才的11块名表,还有价值10万的眼镜,最终在陕西省纪检人员的调查后,这位官员终于锒铛入狱。2013年9月被庭审、判刑。 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迅速将事故列车车身破拆、掩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公众质疑与谴责。微博便是这次政府危机的鼓风机,微博上负面情绪一片,这种情绪因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使用不当言论后达到顶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迅速在微博上大量转发,引起了社会强烈不满,并最终促使政府给出了一个合理解释。可见热门图片微博具有其独特的舆论监督功效,“微博反腐”已经越来越受重视。 (二)促进与传统媒体融合 图片微博具有海量信息,并逐渐成为传统媒体新闻素材的来源之一。140个字附上相关图片,既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又弥补了因文字量少而导致描述不清楚的缺陷,引起公众注意。图片微博的发展促进了报业的发展,2012年12月1日,《沈阳晚报》头条报道了沈阳航大版《航母style》爆红网络,三名穿着不同服饰的大学生,站在各式各样的飞机前,摆出“走你”的姿势,而最后一张竟然是骑在了导弹上。这张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8万多次的照片,让众多网友忍俊不禁,也成为多家媒体竞相刊播并讨论的热图。 图片微博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媒体网站、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不但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信息发布渠道。各电视台、网站往往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把自己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来,而且往往都附带有图片,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关注他的消息从而提高点击率或收视率。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都在新浪微博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而且是加“V”认证,把自己的消息通过微博传递出去,以期收到更广泛的关注。而微博的广度与传统媒体的深度又形成互补,从而推动共同繁荣。 (三)凝聚微小力量递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