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秀拉的死在“底层”传开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灾难结束和希望开始的时候,但是很快,一系列错乱不堪的事情出现,底层所有的人,因为秀拉的死都恢复了原状,做母亲的不再关心孩子,媳妇恢复了对赡养老人的不满,妻子们不再悉心照料丈夫。甚至对于南方黑人的同情心也减弱,重新升起了优越性。“底层”重新恢复了原状,人们在日复一日中消磨着自己的生命,传统始终笼罩在“底层”的上空。在“自杀节”的时候,“底层”大部分人跟随游行的队伍进入隧道里被埋在下面无法逃生。随着这些人的死亡,一切真正地归于平静。秀拉追求的黑人自由的行为,也终于告了一段路,小杜威们的死是对黑人自身劣根性的一种断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底层瓦解了,一切都不复存在,大部分黑人搬离了这里,成为白人为主的社区,黑人文化进一步受到白人文化的侵蚀。五十五岁的奈尔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对当年的事情也有很多想不起来了。奈尔开始怀念秀拉在的日子,在她探望秀拉的祖母夏娃之后,才真正了解秀拉在她心中的位置。原来她一直都以为自己怀念的是丈夫裘德,现在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怀念和秀拉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是在一起的女孩”,认识到对于男人的渴望让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觉醒独立的机会。 秀拉是寻找“底层”黑人出路的引路人,也是黑人女性解放的先驱,她用自己的一生在寻找一条黑人女性的出路,用自己的生命唤醒黑人女性的女性意识。 参考文献 [1](美)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胡允恒,译.上海:南海出版社,2005. [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章汝雯.从《秀拉》看托尼·莫里森的女性主义观点[J].外语研究,2007(6). [4]蒋欣欣.认同反抗超越——《秀拉》中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