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洛丽塔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孩,身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洛丽塔的扮演者是苏·莱昂,一个14岁的女孩。纳博科夫也认同苏·莱昂出演洛丽塔的角色,“我认为这部电影绝对是一流的……苏·莱昂端早餐的样子或在车里穿毛衣的样子都是令人不能忘怀的表演和安排”[4]。库布里克把洛丽塔刻画成一个满口脏话、喜欢快餐食物、口香糖、流行刊物和漂亮衣服的年轻女孩。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即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其所强调的主要内容有“遵循享乐主义、放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5]。洛丽塔把享受生活看成自己的生活目标,为了能够维持这种生活,把亨伯特当做实现这种生活的途径。反之,亨伯特为了亲近早熟而热情的女孩洛丽塔,利用零用钱、糖果、可乐、薯片以及美丽的衣饰等商品来规训洛丽塔。影片中洛丽塔经常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看书不到两分钟就把书扔一边,嘴里不停地嚼着口香糖,甚至跟别人讲话也从未停止过,洛丽塔的语言和行为里面透露出轻佻、无聊与叛逆。洛丽塔即是工业化以及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的受害者,她对物质的欲望、她的价值取向以及周遭的社会环境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之路。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8. [2]潘小松.美国消费主义的起源[J].博览群书,2004(07). [3]李常磊,王秀梅.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消费主义文化透视[J].外国文学研究,2011(04). [4]纳博科夫.固执己见[M].潘小松,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24. [5]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5. [作者简介]陈沿西(1982—),女,四川广安人,硕士,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