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论元散曲的叙事艺术

时间:2014-05-21 17:18 点击:
摘要:纵观元散曲,大概可分为抒情性和叙事性两大类。叙事性散曲主要是叙事,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那么在众多叙事因素中,曲家主要通过叙事语体的丰富来达到审美与叙事的和谐统一。笔者主要从叙事语体角度出发,来论述叙事性散曲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元散曲叙

  摘要:纵观元散曲,大概可分为抒情性和叙事性两大类。叙事性散曲主要是叙事,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那么在众多叙事因素中,曲家主要通过叙事语体的丰富来达到审美与叙事的和谐统一。笔者主要从叙事语体角度出发,来论述叙事性散曲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元散曲叙事语体叙事艺术

  对于叙述语体,大致可分为代言体、自言体和旁言体。“这种表达方式,不是单纯地从语言学角度而言,而是从语言学和语言审美学的角度研究散曲在叙述和表现方式上的艺术建构方式”。①217“代言体”就是作者代作品中的主人公说话,表达主人公们的想法。而“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一、代人言

  (一)代小市民言

  这类散曲极具生活气息和幽默诙谐之感,读来忍俊不禁。深入生活实际就会发现,其实作者表现的正是农村社会中小市民们的真实想法和淳朴情怀。马致远的【般涉调·耍孩儿】《借马》极其细致地写出了养马人对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骑的时候要把马拴在凉棚下歇息,骑的时候又要拣平地处骑,喂的草要青青嫩嫩,皮肤不要用粗的毡布,肋骨处不能用鞭子抽打,同时还要铭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等。本曲通过叙述“借马”这一生活片段,向我们展示了养马人的爱马惜马之心和他性格里吝啬、啰唆的一面。许多人对“养马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这种以代言形式传达出的形象是非常传神的。杜仁杰《庄家不识勾栏》套曲同样代“庄家”言,以庄家的口吻和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戏台唱戏的过程和细节。首曲写进城的原因,并巧遇了勾栏,接着说明交钱看戏的过程,“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而后叙写演出的过程,最后写庄家离开勾栏的原因——“则被这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本曲通过这位农民,向我们介绍了当时元代戏剧演出的情况,反映了元代市民的日常生活。

  (二)代归隐者、愤世嫉俗者言

  “归隐”、“愤世”是作家们逃避时事政治的永恒手段。元散曲也不例外,曲家们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卢挚【双调】《沉醉东风·闲居》中简简单单几句,就写出了他的行走路线,叙述了他的所见所闻,并且在叙事中写景,情景交融。而阿里西瑛的【双调·殿前欢】《懒云窝》则将愤世嫉俗表现得入木三分。本曲主要写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自在理想和悠然态度,写出了“他”的愤世嫉俗与自我解脱。“我”生活在“懒云窝”中,醒时赋诗、饮酒,醉时大声疾呼。天高地阔,任意呼喊,大江南北,无所不包;酒不在于好坏,而在于品,在于醉,在于醇,在于人生如梦。为何“瑶琴不理抛书卧”?只为那“得清闲尽快活”。日月如梭,富贵花落,青春去也,不乐为何?本曲塑造的是将醉欲醒、醒时欲醉的主人公形象,是现实社会中愤懑、无奈之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于自我解嘲中流露出对当时政治黑暗及重压的不满。

  (三)代古人言

  元散曲中这类作品不多,但曲中前因后果明晰,人物形象鲜明。孔文卿的【南吕·一枝花】《禄山谋反》中,作者为安禄山代言,写出了安禄山谋反的原因和谋反前后的心理变化。套曲中作者并没有对安禄山的身份、地位、长相等进行描写,而是从“情”字出发,直指他的内心世界,而后写他因相思而寝食难安。在这种情感的压抑下他爆发了,“拼了教匆匆形色催征雁,止不过拍拍离愁满战鞍,驱兵早晚到骊山”,而他驱兵的原因,是那“一点春心酿造的反”。所以说,这首套曲写出了安禄山因相思相念杨贵妃而造反的过程,而究其缘由是他的“多情”。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