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2)

时间:2014-05-28 16:39 点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这首词相传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所作。花自飘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这首词相传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所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使人觉得景中有情,以花与水的形象作比喻,抒发了夫妇之爱恋之情,吐露了离愁和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完美地表达了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眉头过渡到心头是多么迅速、短暂。这就把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写得循环往复,曲折多改。这是她明显地表露着爱情的作品。李清照的词还有更加曲折含蓄的表现手法。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没有直接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品味它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词人的相思之情,离别之苦,词人把时令的特点。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黄花的消瘦比喻人的憔悴,以暗示相思之深,离别之苦。写深情而用淡笔,表达含蓄,格调高雅,与一般的离愁别恨之作迥然不同。

  李清照的这些表达爱情的词作概括了封建社会里深闺思妇的精神面貌,同时反映了封建时代某些中上层妇女在旧社会礼教压迫下所产生的忧忿愁苦的社会情绪。这样的词出自妇人之手,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她这样对爱情的大胆抒发和热烈的歌颂,在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意义。

  李清照还写了许多乡情词。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李清照被抛入战乱的洪流,赵明诚和李清照先后南渡,像其它难民一样,开始了流亡生活。南渡后,由于生活环境变迁,故词作一度为苍凉凄楚,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伤离感乱,凄楚哀苦的心境和悲痛的感情。她惓怀国家,眷念着已失的北方故土,词中充满了辞乡别土,国破家亡的哀愁和不幸。如[菩萨蛮]中“故土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蝶恋花]中“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这些词表现出她对沦陷敌手,践遭蹂躏的中原故乡的深切怀念。又如[添字采桑子]“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孤雁儿]“梅心惊破,多少春恨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这些词句则皆是交织着乱离之感和亡国之痛。[永遇乐]和[声声慢]两首则标志着李清照创作上重大突破和特艺术风格的新发展。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历经离乱,栖身南方,词人通过追怀“中州盛日”的元宵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如今憔悴……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别人的欢乐,正衬托出自己痛苦的深沉。通篇把今昔不同的情景构成鲜明的对照,显得格外生动。

  李清照的秋词[声声慢]是后期词中的杰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李清照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风貌,笔力遒健,境界逼真。词人通过“淡酒”、“晚风”、“梧桐”、“细雨”等眼前景物的描绘,浓重地渲染了她心中的千愁万绪,她以饱蘸血泪之笔深刻地抒写了她在南渡以后,丈夫病故,国破家亡的离乱之痛,情调凄楚,如泣如诉,令人不可卒读。

  由于敌人的入侵,国家的残破,加上她个人家破人亡和流离颠沛的遭遇,李清照南渡之后所作的词表现出来的感情是极为沉痛的,随着词人所处的形势、环境、心情的变化,其词作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南渡以前的[如梦令]、[点绛唇]到南渡之后的[永遇乐]、[声声慢],大体上反映了李清照创作的全过程,南渡之前有权有势的家庭,才女的身份,贵夫人的地位,使她过着比较优越、安定的生活。她生活的空间是深闺、书房,所交往的人是父母、丈夫和诗词文友,所以只能写一些惜春悲秋,离愁别恨的作品,南渡之后,特别是在晚年,李清照是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其中又有所谓的“玉壶颁金”事件,使得这个饱经忧患,备尝艰辛的暮年嫠妇,惶惶不可终日。赵明诚的病逝,更是雪上加霜,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悼念亡夫。[永遇乐]和[声声慢]发挥了她婉约派一贯风格,写出了作者在丈夫病逝后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创伤,情感深沉,基调凄凉。这和南渡之前的作品相比,其词在创作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由小令到长调,篇幅长了;二是由清切婉丽逐步发展到凄楚深婉,词风更加深妙稳雅;三是由吟唱恬静舒适的生活渐渐地转向描写极其复杂细致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尤其是[永遇乐]和[声声慢]两首长调,哀婉欲绝,如泣如诉,愈唱愈妙。

  李清照词的另一特色是婉约中带有豪放的风格。她和李煜、秦观的风格近似,但在这一方面,却超过了他们,更不是后来其它婉约派词人所能企及的。我们从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词里可以看到她精神风貌和艺术风格的另外一个方面——豪放遒劲。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